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文发布。十三五时期与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最大差异就是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此在制定国家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之时,更多地考虑了大国博弈的因素。
我们认为,《建议》其中最重要的四个关键词依次是创新、产业、市场、改革,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发展产业体系,形成国内强大市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建议》同时发布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延续了2017年十九大报告思路,细化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并强调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十四五规划核心是创新
科技创新将在我国未来现代化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建议》指出了科技创新未来发展的战略和战术目标。
战略层面:一是坚持创新,预计将加强研发投入和基础研究强度。二是科技自立自强,实质对应了中美长期大背景下我国需要提升科技制造产业链的完整性,在加强国际平等合作的同时减少对他国的依赖度。公报在战术层面进一步提出四个“面向”,我们认为分别对应产业发展的重大趋势。
其中,科技前沿领域对应太空科技、量子科技等行业;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则对应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自主制造能力,核心包括5G、AI等行业;人民生命健康则对应生物医药等大健康领域。
突出产业体系要加快发展
《建议》强调产业体系要加快发展,坚持把实体经济发展作为着力点,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其中“制造强国”位列之首。我们认为,高端制造将是十四五期间的主要发展方向。
扩大内需与供给侧改革结合起来形成国内强大市场
《建议》指出,形成国内强大市场,把扩大内需和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认为,“扩大内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等表述不能理解为通过刺激内需的方式去拉动经济增长、以内需替代外需。11月4日总书记在进博会上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通过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们认为核心应关注: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与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首先,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关键在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指出政府需简政放权的同时,强调要更加关注数字政府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的建设,要通过巩固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来激发市场活力,强调优化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环境,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其次,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核心在于现代税收制度、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和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三种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更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并重
我们认为《建议》继续强化了城乡协调发展,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并重,体现出未来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城市群建设及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更为明确。
我们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义是以大型城市为依托,以其辐射力带动周边城市群的发展,这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相辅相成,将是未来我国区域发展、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及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农业农村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十四五期间可能就城镇化率、粮食安全、耕地面积、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等指标给出目标设定。
坚持绿色发展、对外开放、改善民生
全会提出“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我们认为,绿色发展、对外开放和改善民生仍是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重点,需重点关注。绿色发展重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意味着绿色发展更为重要,国土开发、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将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参考日本高质量绿色发展经验,循环经济或成为新亮点。对外开放要求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我们认为,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破解改革困局的重要方式。民生福祉要求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我们认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意味着民生福祉的重要性提升,未来就业、教育、养老等方面值得关注。
国家安全与国防现代化也是重要内容
国家安全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变得更为重要。我们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键,有助于提高国家抗风险能力和经济发展的韧性,为国内大循环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十四五规划”对国防现代化提出更为明确的目标,更突出创新在强军中的作用,我们认为,创新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抓手。“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集中力量实施国防领域重大工程”是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的具体内容。
(李超系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