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唐山大地震》VS《余震》
2024-09-19 14:05
《唐山大地震》的是通过小说《余震》改编的,这个大家都知道。我看了原著小说,中篇,写得不错,至少是很符合它的名字。但好的小说并不一定是合适拍成电影,强如史蒂芬金的作品,《肖申克的救赎》也还是要进行改编才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唐山大地震》改编得怎么样?下面我们来对照一下主要改动的地方,大家自己看看改编得如何。

名字篇:
片名VS书名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说过了,《唐山大地震》这个名字就是这部电影造成这么多非议的根源。如果不取这个名字,非议的声音要少一大半,当然,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估计也会少一大半。简单的说,《唐山大地震》跑题了,而小说名字《余震》完全符合中心主题。
王小灯VS王登 & 点点 VS 纪登、念登
电影中人名的改动有几处,比如李元妮的老公万师傅改成了方大强,小达的老婆阿雅改成了小河。这些暂时没发现有什么特殊含义,虽然我也好奇为什么一定要把“万”字多加一点变成“方”字。但总体上来说无关紧要,爱改不改,只要征得了原著作者的同意,没什么大不了了。但女儿王小灯这个名字就不一样了,下面一段是原著中对“小灯”这个名字来由的描写:
“在后来办理领养手续的过程中,王家夫妇非常民主平等地和那个孩子商量起名字的事。当时供选的名字有王小珏,王小苔,王小薇,王小砚,王小雅。王家的女人是教书的,起的都是温文雅致的名字。那个孩子呆呆地听着,不说好也不说不好。过了半晌,才说小,小灯,好吗?王家的女人问是哪个deng,登山的登吗?那个孩子愣了一愣,又连连摇头,说不啊,不是,是电灯的灯。王家的女人拍案叫绝,说好一个小灯啊,你就是我们家的灯。”
小灯是女儿自己想的名字,而且对于以前的那个名字“登”有强烈的排斥感,对于她来说,被王家夫妇收养,是点亮了生命中的另一盏灯。电影对养父母和小灯之间的关系状况做了一些变更,所以忽略小灯这个名字的含义,勉强可以接受吧。
点点是小灯和小达不约而同改孩子取的小名,电影中这么演,就是为了突出双胞胎之间的一种心灵感应,这种手法无可厚非,但比起小说最后才出现的小达的一双儿女纪登、念登来说,点点这个名字显得就没多少意义了。当然,小说是以女儿为主线,对母亲的描写较少,在结尾出现的这俩孩子,从名字上来体现母亲对女儿的思念和愧疚是很大意义的。电影是以母亲为主线,孩子名字按照小说起,效果肯定不如小说好,但点点这个名字,也没太多的含义。

主线篇:
母亲VS女儿
编剧苏小卫一开始就说了,删去了女儿在国外生活的情况,把主线放在了母亲身上。这种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小说本身是讲述地震对于一个人的深远影响,它对王小灯国外生活的很多描写是为了更丰满的刻画王小灯这个人物形象,这个对描写大地震是无意义的。如果你电影的名字叫《唐山大地震》,过多的描写女儿的国外生活确实无意义。但原著对母亲的震后生活情况至少有这么一段描写:
“天灾来临的时候,人是彼此相容的,因为天灾平等地击倒了每一个人。人们倒下去的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可是天灾过去之后,每一个人站起来的方式,却是千姿百态的。平等均衡的状态一旦被打破,人跟人之间就有了缝隙,缝隙之间就生出了嫉恨的稗草。”
也就是说,“震后众生相”应该是电影描述的重点。不一定要像小说里说的,一定是妒忌。要想表达人间的真善美,互相扶持和帮助也可以成为表述的重点。可惜的是,电影改编里面,真正有点戏份的非主角一家人物形象恐怕就只有杨立新扮演的老牛了,但老牛还撇清了他和唐山的关系,老婆偷情离的婚,和地震没半毛钱关系。欲追李元妮未果,被两个“不可能”打发了。你就不能改成地震丧妻,和李元妮同病相怜?这桥段虽然老了点,但老牛这个半路程咬金不更突兀吗?也许电影是为了突出李元妮的坚守,表达老牛这种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是无法理解李元妮的这种心情的。包括李元妮拒绝买房的那段,小说里没有,新房是小达出钱建的。只是小达要母亲随他去南方居住的时候,李元妮说我走了,怕你姐姐和爸爸找不到回家的路,这种坚守一样也很感人。电影对于大地震对整个周边生活环境的影响着墨太少,主要展示的是母亲这么多年来心理上的对女儿的愧疚。这个情节把大地震的背景抽掉,换成另外任何一种情况都可以。比如大饥荒吃不上饭,俩孩子一定要送走一个,送儿子还是送女儿?一场车祸,孩子压在底下了,儿女只能救一个。反正是二选一的艰难情况都适用。不管怎么说,电影没有让观众在这一点上感同身受,没有让观众真正觉得方家是经历了一场大地震。1976年那场真实的“唐山大地震”在电影里的没有多少存在感。

人物篇:
完美作家王小灯VS不知所谓的学医者王登
原著里,王小灯是学外语的,出国进修外国文学,开始撰写英文小说,因为《神州梦》被提名总督文学奖。用心理医生亨利的话来说,王小灯是“接近完美的作家,不太合作的病人,一直在跌倒和起来之间挣扎”。这个符合王小灯的人生轨迹特点,她的人生经历是可以造就一个出色的作家,但却又让她变得很“拧”,很怕失去一些东西,但又学不会让步,也不会寻求帮助。文中对她有一句评价“伸手不是小灯做人的姿态,从来不是。”所以最后造成婚姻不幸,自杀未遂。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王小灯是真实可信的,努力学习—>出国深造——>国外定居,这个过程也符合那个时代的正常情况。反过头来对比电影里的王登,就真有点不知所谓了。或者说,编剧改编得完全不知所谓。王登高考强烈要求学医,还要报考离家很远的杭州医学院,有任何铺垫或者呼应吗?因为养母是医生?因为小时候经历地震立志治病救人?还仅仅是为了08年汶川地震的那场戏可以表明自己是学医的?得了吧,到了08年,王登已经从医学院辍学16年了,没有提到过任何一点关于她从事过医学相关工作的情节,这时候说自己是学医的,心里哪来的底气?比较讽刺的是王登带女儿的单身妈妈那段生活,王登是靠英语家教来谋生,这个,倒是王小灯的本行。我不得不以小心眼的心态猜测王登学医完全是为了给杭州医学院打广告需要,这个后文会提到。反正在电影里,王登的形象是真不令人同情。

污点养父VS十全好老爸
原著养父是有污点的,小灯13岁那年对其猥亵未遂。但他还不是一个禽兽,之后几年还是一直供养小灯到上大学,并没有继续侵犯小灯,但关系肯定无法恢复,小灯是不能原谅他的。原著中杨阳还问过小灯为什么不在北京就近上大学,小灯说想离家远一点。她一直拼命攒钱还给养父,就是想早点和养父划清界限。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后来王小灯没有和养父有任何联系。电影中,陈道明老师饰演的养父绝对是个十全好老爸,没有缺点。高考前帮王登按摩头部被养母给说了一通衣冠不整的问题可以简单的看做养母吃醋,反正就电影里表现的,养父是一个正直的军人,宽容大气,那句“亲人永远是亲人”令人敬佩不已,觉悟不是一般的高。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我高举双手赞成和谐掉污点养父的情节。要表达人间真情,有些非典型的情节还是没必要展现出来。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很大了,养父的形象越好,王登的行为就越不可理解。为什么要报考离家那么远的医学院,你躲谁?想远离唐山?在学校辜负养父母的期望,养母的过世也没让她有什么触动,闹出未婚先孕的事情后人间蒸发,让十全好老爸孤单一人担心多年。五年后回家亮个相,告诉养父嫁了老外了,这回,加拿大,躲得更远了。如果最后与生母相认是为了表达“亲人永远是亲人”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的话,那王登这一段的行为就是在认真的诠释什么叫做“不是亲人就永远不是亲人”。对于养父,王登真是一毛钱感恩的心都没有。难道是为了更加衬托中国军人的高大形象?军队大家庭,抚养地震孤儿,不图丝毫回报。唉,这哪跟哪啊。

“五块钱”养母VS“工商银行存折”养母。
电影里有一段养母临终前给王登留存折和手表的情节,被人说是给工商银行打广告。打不打广告无所谓,关键是这个存折没有起到效果,王登也没什么触动,除了请假照顾了养母一段时间,回学校该怀孕怀孕,该辍学辍学,一点不耽搁。养母泉下有知,估计是要气活过来。在电影里,养母是有点小气,一直怕王登带不亲,事实证明,她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小说里,我们能看到的几个很小的细节里体现出来养母和王小灯之间的关系非常好。
情节一:王小灯被领养的时候,虽然她不怎么说话,但有一个问题问了三遍,“小灯问你们会收留我多久?这一句话问得董桂兰眼泪涟涟。董桂兰搂了小灯,反反复复地说:“一辈子,一辈子,我们一辈子都和你在一块。””所以之后在养母的葬礼上,小灯只说了四个字“你骗了我”。这个配合小灯这个名字,意味着她生命里刚刚亮起来的那盏灯又暗下去了,这一段也是很催泪的情节。至少让人能够很同情小灯。
情节二:养母是癌症去世的,她对小灯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那天养母董桂兰要到医院去检查身体。“都走到路口了,董桂兰又跑过去,往小灯手里塞了一张五元的票子。小灯只觉得董桂兰那天走路的样子有点怪,一脚高一脚低的,好像鞋子里进了石子。“万一妈回不来,你中午自己买碗面吃,牛肉的。””
同样是养母的最后留下的东西,这里只有五块钱,但在我看来效果远大于存折和手表。至少在小说中小灯对杨阳说我只认养我的妈。怎么来说,小说中的养母很普通但是很善良,小灯也很乖巧,关系融洽。电影中养母也不坏,但一直很怕王登带不亲。而王登更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对养父母有过笑容。也许编剧想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证明王登后面的那句话,“不是记不起,而是忘不掉”。但这样的王登,真不令人同情。

老公杨阳VS男朋友杨阳+老老外老公
原著里,杨阳后来就是小灯的老公,非常简单的过程,研究生和师妹谈恋爱,一个留校教书,等着另一个毕业后结婚,至于到国外以后离婚的事情,那是十几年之后了。这个情节和大地震主题关系不大,也不适合在一部紧凑的电影情节里表现。而在电影里,杨阳成了个花花公子,王登怀孕辍学消失,他还在球场上打球。这个情节的,90年代哪怕是像我一样中后期上大学的人都应该知道合不合理,那年头,随便就少个学生,从系里到院里,从辅导员到院长都会急得跳。何况还是未婚先孕这档子事。这个不多说了。我就不太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把杨阳改成个花花公子,拿个大16岁的老外来替代?为了反应当时很多女孩子傍老外的情况?没道理啊。当年要傍老外也不是单身妈妈萨。王登不同意流产的时候,义正言辞的对杨阳说你不懂什么叫牺牲。这可以看做编剧又一次对王登耿耿于怀母亲放弃她的一种报复心态?编剧都已经让王登辍学了,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大16岁的老外就是她能出国的保障了,不然要是王登站在养父面前说我通过这几年坚持自学,考上了加拿大医学院全额奖学金之类的,这情节更雷人。养父还要补一句“果然是好医学院,基础知识打得牢靠”,那样给杭州医学院的广告就算打到位了。

总共就这几个人物,小达算是改动得比较少的,其他几个人物的改动,我算看出来了,就是要把王登的形象往不可理喻方向拉。拉得越远,越能反衬母亲那条线。电影母亲是主线,不是王小灯。所以从小说里那个身世坎坷,依靠自己努力出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心理上依旧受地震影响深远,令人同情的王小灯,变成了电影里这个学习不努力,傍老外出国,对养父母无感恩之心的王登。唉,果然,不是主角了,待遇就差这么多,看来主角光环哪都起作用。

情节篇(含广告篇):
线说说广告吧,简单点。我本人对于电影中的广告不反感,如果插入广告比较艺术,何乐而不为。但如果十分生硬的强插,既不合情,又不合理的话,那挨骂是一定的了。
剑南春:这个杨立新对媒体表态是很多人太敏感了,酒总得有个牌子吧?这一点我认同。比之《桃花运》里耿乐拿出来的那瓶子虚乌有的“太空酒厂”生产的“撂倒大曲”,剑南春这个真实品牌还是要好得多。何况李元妮花了5000块装部电话,喝瓶剑南春也没啥,也没刻意提到品牌,比本山大叔那个受捐助的寡妇送国窖1537靠谱多了。喝酒也是为情节服务,这个广告没问题。
飞利浦电话:这个大家都知道算个小BUG了,不多说了。
宝马车:方达衣锦还乡,开辆宝马回家。原著里是皇冠。这一点来说,皇冠肯定要符合当时的现实些,宝马在那时很少见到,皇冠作为标准的高档车倒是很深入人心。这个情节有点生硬,《疯狂的石头》里不仅把那辆宝马车搞得那么显眼,而且还让眼镜秘书大声说出来“别摸我”,也没人觉得它是在给宝马打广告。为什么?因为这符合情节,也符合眼镜秘书这种狐假虎威的小人物的性格。方达衣锦还乡开宝马,勉强合情,但不合理。
工商银行:养母临终前给方登留了一笔钱,一块表,存折工商银行的标志很明显。这个情节很老套,原著也没有。但既然设定了这个情节,一个存折是必要的,不是工商银行也是别的银行,总不能刻意遮住吧。只要别把广告打给花旗银行就行,那就太牵强了。至于那块表,没看注意什么牌子。
中国人寿:这个是我最不可忍受的广告,强插得太离谱了。安排秘书特地来询问保险公司选择那一家,和上下情节一点关系都没有,方达认真的考虑了一下,郑重的选择了中国人寿。这段情节直接提出来,稍加剪辑,可以作为一段广告直接播放,哪天出了清晰版片源,我试试去剪辑一下看看。

上海复旦大学VS杭州医学院
要说这部电影里的最大隐形广告就是“杭州医学院”了,但这绝对的打得最烂的一个广告。原著王小灯是上海复旦外语系读的大学,这也是为剧情服务的,因为开篇就提到了万登有个舅舅在上海当兵,这个舅舅是个关键人物,他在地震中催促李元妮做出救女儿还是救儿子的决定。后来在入学碰到杨阳的一段对话中,王小灯用了一个词,“小时候的舅舅”,杨阳很奇怪,还追问了一句什么叫小时候的舅舅,现在就不是了?这也是他俩关系的一个开始点,何况不学外语就没有后面的出国深造当作家。好吧,国外的情节都砍了,舅舅这个人物也可以省掉,是不是复旦,在不在上海都无关紧要。你铁了心让王登学医,好歹也得把这个医学院捯饬得像模像样点吧?“杭州医学院”的牌子很打眼,其实我打包票大部分人都不熟悉这个学校,百度都能百度得吐血。亏得我们可怜的陈道明老师还得违心的说一句广告词,“那是因为我们本地没有好的医学院嘛”。估计这话陈老师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很别扭,你把北京附近那些医学院都搁什么位置去了?杭州医学院实际情况怎么样可以不提,来看看电影里杭州医学院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镜头一:养父到校寻找王登,直杀宿舍楼,发现王登杨阳共处一室。这个学校的宿舍管理也有蛮混乱。
镜头二:王登怀孕,杨阳带王登去“修正错误”,王登不从。别人出这问题我也就忍了,俩医学院的学生,在90年代初期那种大环境下,安全工作做得这么不到位,实在是不可思议。真别提你俩都是学医的,这种专业知识水平,会遭人鄙视的。
镜头三:王登辍学,不知去向。杨阳还悠闲地在打篮球,养父过来教训了他一顿。在那个大学没并轨,还包分配的年代,少一个学生,对于学校,对于个人都是天大的事情咯。何况还是未婚先孕这种情况,杨阳会一点事没有,这什么学校啊?
综上所述,估计编剧和杭州医学院有仇,养父嘴里“好的医学院”怎么看都是一反面教材,我不信看了这电影有多少家长会觉得这个学校能培养出好的学生。

结局VS结局
“你姐姐的样子和我小时候真像呢。”这是小达媳妇说的,从这句话开始谈起。其实这句话电影里也有,但电影里你是真看不出有啥含义。在原著中,最后的情节是王小灯回国,推开院门看到了俩小孩,只说长得很像,没有交代是不是双胞胎。但小灯肯定从纪登念登身上看到了她和小达的影子。小达的儿子长得像老爸很正常嘛,还有一个长得像老妈的女儿,顺便也长得像姑姑,嗯,肯定也是能催泪的结局。电影里的结局是汶川地震促使姐弟相遇,然后回家母女相认消除32年的隔阂。这个情节是必要的,与时俱进嘛。提到汶川,亲眼见到另一位母亲的艰难抉择,和弟弟巧遇相认,情节还算连贯,虽然不出彩。到了最后母女相会是催泪高潮,虽然我对这部片子总体评价不高,但必须承认,最后一段我还是掉泪了。也许我天生的泪点比较低吧。

《唐山大地震》票房过五亿,我一点都不怀疑,毕竟从这个片名上来看就知道它承载的东西太多了,根本不是一部电影这么简单。但从电影的角度上来说,这真算不上一部好电影。

附送电影《唐山大地震》和小说《余震》时间线对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电影《唐山大地震》时间线
电影基本是顺述的手法,以母亲李元妮为主线,时间线没有多少交错。比较简单。
1976年7月28日 唐山市 大地震前夕
展现了那个酷热夏日的一些异常现象,交代了方大强李元妮一家的基本情况,方达方登俩姐弟的感情戏(抢冰棍)。
1976年7月28日晚 唐山市 大地震
10分钟左右的大地震灾难场面。父亲方大强遇难,母亲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选择救儿子,小方达截肢。女儿方登却奇迹般活下来了,和母亲分离。
1976年8月左右? 唐山市 大地震后
方达的奶奶和大姑找到了李元妮,要把方达带走,最终方达还是留下来了。
1976年初秋 唐山市 某军驻地
方登在一群地震孤儿中间被身为救援部队的养父母挑中,带回了家,改名叫王登。养父母家的位置,从后来养父说到开车一天能回唐山以及毛主席追悼会的情况来判断,是唐山附近的大军区城市,也就是京津石家庄。
1987-1988年左右
电影这一段的发展比较快,直接到87-88年左右,俩小孩已经到了高考的年龄了。王登成绩不错,家里在争论填报医学院自愿的问题。方达成绩不好,高考都没参加,和家里执拗了半天,最后选择南下打工。
方达南下之后有一段李元妮和杨立新饰演的维修电器的老牛之间情感故事的戏份。难得主角一家之外的人物露脸,可惜杨立新撇清了他和唐山地震之间的关系,他是外地人,老婆有外遇离的婚。追求李元妮未遂,被两个“不可能”打发了。
1988年 杭州
王登进入杭州医学院学习,遇到研究生杨阳。
1990年
养父到杭州找王登,路遇方达蹬三轮送客。在王登宿舍碰见杨阳,告知王登养母病重。王登回家看望养母,养母过世。
1992年
王登毕业前夕,发现怀孕,杨阳要求其流产,不从,遂分手。退学离校消失得无影无踪。养父到校,怒斥杨阳,寻人,无果。
1995年
方达衣锦还乡,带媳妇小河回家见老妈。想帮老妈买房,不从。结婚生子第一年把儿子点点留在唐山陪老妈过年,期间“鸡飞蛋打”和“鸡有的是,蛋也不缺”这段情节造成了笑场。。。。
与此同时,插播王登带着女儿点点的单身妈妈生活。
1997年春节前夕
王登突然带着女儿回到了养父家,过了个年再次突然告诉养父要结婚出国,嫁一个大她16岁的老外。
电影这一段发展更快,直接到跳到了2008年汶川地震,王登回国,方达和姐姐相遇于汶川。
结局,方登方达俩姐弟回唐山,参观唐山的重建;母女相会,心理上破冰重建。

电影就看一遍,凭记忆写下时间线。可能有小的遗漏,但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下面来看看原著的时间线。
原著以女儿为主线,时间线是跳跃的,为了对比方便,还是稍作整理,以顺述的方式进行叙述。
1976年7月24日 唐山市丰南县
介绍李元妮一家的基本情况,老公姓万,方字少一点,是大强还是小强未知。龙凤胎儿女一双,一家人恩恩爱爱。其中提及了出生时弟弟小达状况堪忧,姐姐小登的活力(元气)救活了弟弟,姐弟情深。
1976年7月28日晚 唐山市 大地震
这里有个重要人物,李元妮的七弟,俩孩子的舅舅,一个在上海当兵的海军。在选择救儿子还是女儿的关口,是小舅催促李元妮做出决定的。虽然原著中小舅也没有再出现,但在后来情节中还是有一个呼应的。大地震的情况基本都是一致的,不一样的地方是万师傅出车了,是在中途的旅馆遇难的,并没有和老婆孩子在一起。也就是说,最重要的一点,方登没有在爸爸的尸体边上醒来。
1976年8月1日 大连 海港医院
小达在这里做了截肢手术,这个时候,小达质问妈妈为什么把姐姐弄丢了。
1976年初秋 唐山市 某军驻地
战士们教地震孤儿们做纸花,这里交代了是毛主席逝世,9月9日之后。万小登在地震孤儿中,后来被王德清、董桂兰夫妇领养。王、董夫妇是唐山本地人,当时还住在临时的窝棚里。他们给万小登取名字。小登自己说取名叫“王小灯”。
1978年
王德清一家随单位由唐山迁至石家庄。
1982年冬 石家庄
小灯的养母董桂兰癌症去世,享年48岁。养父王德清猥亵小灯,遭反抗,良心发现,中止犯罪,但从此与养父的关系无法复合。
1989年8月29日 上海 复旦大学
王小灯进入复旦大学外语系,碰见研究生杨阳。
1992年10月1日 上海
王小灯和杨阳结婚。
1994年春 唐山市丰南县
万小达寄钱回家,李元妮盖了一栋两层楼的新楼房。万小达衣锦还乡,带回来了个在中山大学教书的媳妇,叫阿雅。
1996年
王小灯赴多伦多留学
1999年6月19日 多伦多
杨阳和女儿苏西以探亲的身份来到多伦多,在街头刻印章谋生,遇到了女画家向前。
2000年
杨阳办了自己的中文学校。
2002年11月2日 多伦多
杨阳和向前的向阳中文艺术学校开业典礼。王小灯和杨阳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裂痕很久了,分房睡。
2005年12月24日 多伦多
女儿苏西前一天离家出走,王小灯和杨阳之间的矛盾最终大爆发,杨阳离家。
2006年1月6日 多伦多 圣麦克医院
王小灯割腕自杀。心理医生亨利沃尔佛对其进行治疗。这其实是全书的开篇,提到了王小灯已经是一个成名的作家,“《神州梦》的作者,刚被提名总督文学奖。上周六CBC电视台‘国情’节目里有她一个小时的采访。”
2006年3月29日 多伦多 圣麦克医院
这一天是王小灯37岁的生日,康复出院。沃尔佛给她了一个评价“接近完美的作家,不太合作的病人。一直在跌倒和起来之间挣扎”
2006年4月20日 唐山市丰南区
王小灯回到了唐山,见到了妈妈和弟弟的一双儿女,姐姐叫纪登,弟弟叫念登。
2006年4月21日 多伦多 圣麦克医院
全文最后一句话,王小灯传真给沃尔佛的。
亨利:我终于,推开了那扇窗。小灯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唐山大地震》VS《余震》】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3jjewl.riyuangf.com/quote/21104.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易网资讯移动站 http://oml01z.riyuangf.com/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