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撞车》:人性、冲突与谅解
2024-09-19 16:26
多种族社会的电影镜像

  身处多种族社会的好莱坞,反映美国种族偏见与冲突的电影为数不少,但表达深沉、内涵深刻的佳作并不多,《撞车》(Crash)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部2006年意外打败《断臂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之所以广受好评,与美国当下的社会现实不无关系。片名Crash本身就散发出强烈的象征意味,影片向观众展示了无处不在的人性困境,使生活在后9?11时代的美国人心灵受到很强的撞击,但影片曙光初现的结尾又给美国人一点点抚慰。

  影片讲述了一个生活在美国洛杉矶的不同人群在两天之内事件交织的故事,导演保罗?哈吉斯出手不凡,他的镜头几乎涵盖了美国的所有族群:白人、黑人、拉丁裔、中东裔、东亚裔;同时也囊括了各个阶层:从锁匠到地区警察官,从小混混到警探,从小店老板到好莱坞导演。哈吉斯试图描绘出一幅洛杉矶版的“浮世绘”,来反映这个多种族、多文化交汇的社会的种族隔阂与冲突,以及各个阶层在这些冲突下的挣扎和努力。

  哈吉斯正是有感于9?11后美国凸显的种族歧视,执笔写就了电影《撞车》的剧本,他说:“我以前只是在脑子里想,一直没动笔。9?11 后,我的一个黑人朋友说,他看到阿拉伯人在机场接受严格的检查感觉很痛快,因为特殊待遇终于轮到别人了——以前总是黑人。我很惊讶,觉得他的想法很值得思考。”

  旨关如此宏大的主题,影片并没有追求泛泛的大气和史诗化,导演哈吉斯从人物和生活小处着手,故事展开如工笔画般细致、内敛。叙事方法尤其令人称道,影片采用了时空交错首尾呼应的手法,通过撞车、修锁等一系列事件把一群陌生人联系在一起。线索再多,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剧情也如行云流水般有条不紊。

  《撞车》描绘的是一组人物群像,以洛杉矶这样一个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城市为背景。48小时内,十几位人物的命运发生转变,不同身份的人物之间的生活片段相互交叠,甚而互为见证。导演保罗?哈吉斯将不同形式的“冲撞”以及情绪的起伏紧密地编织在两个小时内,整部电影节奏紧凑,细节处理十分出彩。


群体心理的交汇碰撞

  影片对黑人群体的描述具有丰富的层次感:既有街头流浪的小混混也有一般的中产阶级,但是无论他们身份如何,在生活中都不免遭遇种族偏见的尴尬。

  影片开头,两个黑人小混混从街边的咖啡馆出来,其中一人不停地抱怨洛杉矶白人社会对黑人的歧视,斥责咖啡店服务员的态度恶劣,以为他们是黑人便不会给小费,无论你做什么都不会改变那些人的刻板印象,于是另一个对此有些不以为然的小混混问,那你给了多少小费?抱怨者立刻反驳道,就那种服务,还指望我给小费?!
埋伏于影片中的诸如此类的隐性冲突,揭示了更广范围的群体心理。两个黑人小混混以抢劫为生,但他们也有自己引以为傲的原则——不偷同类,正是由于这样的底线,其中一个小混混在一位黑人兄弟的我为你感到羞耻的言语中改过自新。《撞车》所描绘的黑人群体,不是像一般媒体所刻画的那样都是出于社会底层的形象,还有更多的黑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被社会认可,这包括电视编导卡姆和警探格莱姆,但现实的尴尬说明社会地位并不能够抹平肤色间的差异,他们显而易见的肤色比其他任何因素更容易受到他者的关注。

  影片中,在电视剧片场,一位白人编剧向卡姆指出某位黑人演员说话不够粗鲁,并说卡姆是这方面的专家,暗指他的肤色,同时以黑人的口气挑衅,这让卡姆感到不快却又难以辩驳;警探格莱姆同样在自己的工作中进退两难,面对一桩棘手的警察枪击案,为前途所迫,不得已和法官作了一笔肮脏的交易。

  看上去,白人似乎占据了美国社会的道德制高点。洛杉矶地区法官和他的妻子表面上是更加公正开明的,但是在某个晚上,法官妻子外出用餐,不幸被两个黑人混混打劫,受到惊吓的妻子立马发表了大段种族歧视的言论,丝毫不顾及前来调查的黑人女警官以及正在换锁的墨西哥锁匠的感受,而正在参加竞选的法官随后也不断埋怨黑人带给他的种种失利,虽然事实并非如此。

  生活的偶然经历使得法官夫妇极端情绪化地贬低了黑人群体,但现实的结果是,年轻有为法官为了自己的政治需要,不顾案情事实,表彰了一位在警察枪击案中死去的黑人警察,即便他很有可能是一名贩毒分子。

  尽管导演极力想要避免某种特定的视角,但影片还是无法避免的带有美国人或者更确切的说是美国白人的视角。这种角度在其他少数人群体的刻画上体现最为明显:杂货店老板是一位波斯商人,却常常被误认作是阿拉伯人,他的小店经常受到骚扰,甚至在某天早上被洗劫一空;影片中的亚洲人总是说着一口蹩脚的英语,并且可能从事着走私人口的违法勾当;还有被当作白种人的波多黎各人......
影片的开头与结尾都以发生在洛杉矶街头的追尾事故为起由,接着便是一片喧嚣,各种口音相互指责,冲突不断......影片的结尾,天空飘起洛杉矶二十年来的第一场大雪,仿佛要荡涤冲突中的一切不平静,夜幕笼罩中,隐约可见车流传动,霓虹依旧......


深度解构的复杂人性

  导演保罗?哈吉斯说,他感兴趣的并非偏见,而是更深层次的责任,人性中共同的恐惧。但偏见并非仅是一种简单的表面现象,作为一种预断,偏见同时表现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愿望,这一点正源自人性本身。

  洛杉矶地区法官的妻子为何在街头看到两个黑人会表现出更冷的样子,表面的解释是因为她对黑人存有偏见,但更进一步地说是她内心害怕受到侵犯的恐惧,可见,偏见与人性并不能割裂得一清二楚,人性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偏见的根源之一。

  电影《撞车》对人性的描绘是复杂的:约翰警官一方面十分担心父亲的身体健康,为其痛苦而夜不能寐,另一方面却粗口侮辱黑人女性;他在第一天中借机猥亵电视编导的妻子,第二日又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了她,这些表面上自相矛盾的行为提示我们,如果仅凭某一行为来判断人物的内心倾向是不可靠的。

  影片《撞车》将个人置于群体,又将群体刻画于城市的大环境之中,正是为了提醒我们避免这种归因错误,我们之所以犯这类错误,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人而不在情境,一个人的种族是鲜明并且容易引人注意的,而作用于这个人的情境力量却往往不那么显而易见。所以当我们在解释他者的行为前,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先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真正公平公正的世界么?我们是不是不自觉地贬低了那些受歧视的群体?

  年轻有为的洛杉矶地区法官在被抢劫,妻子过度担心的咆哮后开始抱怨,为什么总是黑人,为什么让他失利的总是黑人?坐在沙发上的黑人女警官只好尴尬地提醒,他在黑人中的得票率还是很高的。法官的不满并非是因为他不关心社会公正,而是他漠视了社会的不公正。他的社会地位良好,积极努力并且前途光明,他看到的仅仅是自己的好运,而别人的厄运便也犹如是天经地义的。将好运与美德、厄运与不道德联系起来,能使幸运的人在感到自豪的同时,也不必对不幸的人承担责任。

  约翰警官则由于父亲不幸遭遇,对社会政策存有偏见,上世纪 60年代美国为缓和种族矛盾而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使他的父亲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而父亲在晚年被病痛折磨却没有得到公平地对待。约翰警官的父亲的遭遇确实值得我们同情,他的不幸与道德、能力无关,纯粹是社会坏境使然,约翰警官因此责备政府政策有失公平性,但是从殖民主义开始黑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又应该向谁投诉呢?

  偏见一旦形成,便会由于惯性而持久存在,如果某种偏见被社会所接受,恐怕绝大部分人将会顺从于这种趋势,能够自觉抵抗从众心理的人恐怕要比自我标榜无偏见的人少得多。历史的因素不可逆转,面对现已存在的偏见我们只能尽量减少,偏见虽然不易根除但却是可以改变的,正如电视编导的妻子对约翰警官的态度,从开始的憎恶到最后的感激,经历能够改变观念。如果我们可以尽力谋求地位平等的合作关系,通过法律抵制歧视行为,态度宽容并努力尝试理解相异的文化,社会中的偏见会不会减少一些呢?

  影片揭示的现象以及带给我们的启迪与思考是耐人寻味的。在本世纪初的短短十年中,9?11恐怖袭击事件、俄罗斯与车臣武装间的冲突、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色列对哈马斯武装战争等局部冲突不断,这些冲突中所涌现出的种族偏见不容忽视。例如,9?11发生一周之后,美国校园内发生250多起针对阿拉伯裔美国学生的暴力袭击事件,这些事件并非偶然与巧合,而是非理性的民族情绪的宣泄,种族偏见升级为攻击行为。21世纪,除却历史的遗留问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各种新问题亟待解决,这些对立是否会再次迸发出来成为公开的敌意,我们现在还无从知晓。但是电影提供给我们的理解冲突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从差异中寻找人性的一致,或许更容易达成谅解。

               发表于2009《决策》第十期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撞车》:人性、冲突与谅解】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3jjewl.riyuangf.com/quote/21822.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易网资讯移动站 http://oml01z.riyuangf.com/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