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台港澳知识问答100题
2024-09-19 18:54

?

台湾基本知识

1.我国的第一大岛是台湾岛

2.台湾地区的总面积是36013.7平方公里。

3.台湾四大平原宜兰平原、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和台东纵谷平原

4.中央山脉被称为“台湾屋脊”的中央山脉纵贯南北,起自北部的三貂角到南部鹅銮鼻。

5.台湾最大的港口是高雄港

6.请说出基隆名称的由来。

答:基隆原名叫鸡笼。因为基隆港三面环山,出海口较小,形状很象一个鸡笼。后来港口边形成了市镇,就被叫作鸡笼镇,人们感到“鸡笼”这个名字不雅,于是就依照这两个字的谐音改称“基隆”。

7.台湾最有名的四大温泉是阳明山温泉、北投温泉、关子岭温泉和四重溪温泉

8.除日本有冷泉外,在台湾的宜兰县苏澳(七星岭下)还有唯一的一处冷泉。

9.新竹市因气候原因获得了一个别名是风城

10.请问台湾岛东西南北四个端点分别是最东端新港,最西端新社,最南端鹅銮鼻,最北端富贵角

11.台湾嘉义县境内设有“北回归线标志塔”。

12.台湾是一个多山的海岛,五条山脉象五条巨龙蜿蜒起伏,自东北至西南平行伏卧在台湾岛上,统称台湾山脉

13.澎湖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早期祖国大陆移民去台湾的海上必经之路。

14.台湾连接着中国的东海和南海,是中国的海上交通要道。同时也是中国与太平洋各国的交通枢纽。

15.当年移民到达台湾垦荒,为保安全,筑起围墙。以后每扩张一圈,即建一围墙,于是出现头围、二围、三围等地名。16.位于台湾岛最南端的鹅銮鼻,是一座小半岛。岛上有一灯塔每10秒钟闪亮一次,光力可达20里,有“东亚之光”的美称,号称远东第一灯塔。

17.目前台湾地区最长的深海人工大桥澎湖跨海大桥

18.澎湖列岛中有一个“七美屿”,明朝嘉靖年间日本倭寇侵扰澎湖,烧杀淫掠,有七名美女不愿受倭寇凌辱,跳山而亡。后人为了怀念她们而取此名。

19.台湾战略地位重要,明清以来人们称台湾是祖国大陆的七省藩篱(或东南门户、海上屏障)。

20.台湾有开采价值的矿藏有煤、石油、天然气、铁、锰、金、铜、汞、硫、磷、明矾石等20余种。

21.台湾玉矿有60万吨以上,蕴藏量占世界已探明的总量的一半,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花莲丰田一带。

22.台湾森林资源丰富,有台北的太平山林区、台中的八仙山林区、嘉义的阿里山林区

23.台湾的森林资源有什么特点?

答:①森林面积约占全境面积的52%;②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嘉义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区;③木材储量多达3.26亿立方米;④林木种类近4000种,尤以台湾杉、红桧、樟、楠等名贵木材闻名于世;⑤樟树提取物居世界之冠,樟脑和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

24.被誉为“台湾五木”的树种是油杉、肖楠、台湾杉、红桧、峦大杉

25.在台湾有世界罕见的“神木”,树龄在3000年以上,树高均在50米以上,胸径达5米左右。

26.台湾岛南端有一个建于20世纪初期的热带公园恒春热带植物园(也叫垦丁公园)。

27.台湾的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充沛的雨量使得岛上河流发育良好,独流入海的大小河川多达608条,其中长度超过100公里的河流有浊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乌溪(116.8公里)。

28.茶叶是台湾土特产中主要产品之一,台湾最有名的茶是冻顶乌龙茶。

29.驰名中外的台湾三大物产是稻米、蔗糖、茶叶。

30.台湾被称为“蝴蝶王国”,共有共有10科400余种蝴蝶品种。

31.台湾宜兰县因盛产大米而获雅号,其雅号是兰阳米仓

32.台湾宴会上最流行的源自大陆的名酒绍兴酒

33.台湾有一种著名的纸张,用它主要制作人造花、高级名片、卡片、日历、诗笺等,曾经在国际的工艺美术展览会上深受好评,驰誉海内外。这种纸张叫通草纸

34.台湾最大的一支原住民是泰雅族

35.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名将士由金门进发台湾。1662年2月,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

36.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久,即于1662年农历5月死于台南,1700年清朝政府下诏将其遗骨迁葬至郑成功家乡福建南安县康店乡复船山,康熙皇帝还写了一幅对联,其内容是四海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37.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大陆人民大量移民垦殖台湾始于明代。

38.施琅原为郑成功部下,后投降清王朝任福建水师提督,于1683年率清军渡海入台,使台湾纳入清朝版图。施琅在台湾历史上的伟大功绩是促成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再次统一39.康熙皇帝在统一台湾过程中,在台湾地方当局接受和平谈判后,提出“三不”,不伤郑室一人,不伤百官将士一人,不伤台湾黎庶一人,以安定人心。

40.清朝在台湾的最后一任巡抚是唐景崧

41.日本强占台湾后,指挥了著名台南保卫战的清军名将是刘永福

42.清朝的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于1893年建成从基隆到新竹的铁路,全长106.7公里。

43.郑成功之子郑经在台南建孔庙,因孔庙内设“太学”,所以它也是全台第一所学校,由此汉文化开始系统地进入台湾。

44.历史上台湾的第一座书院叫西定坊书院

45.日寇占据时代后期的台湾文学,具有新文学及抗日文学的双重战斗性,号称抗日文学“三面旗帜”的著名作家是赖和、杨逵、吴浊流

46.清朝末年台湾有位抗日英雄同时也是一位大诗人,梁启超称他为“诗界革命之巨子”。此人是丘逢甲

47.在台湾抗日斗争中,台湾一些有骨气的爱国文人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巨大的爱国热情。他们当中最突出的代表被称为台湾“早期文化三杰”,丘逢甲、洪弃生、连横

48.元代旅行家汪大渊写过一本台湾游记,这本游记的书名叫《岛夷志略》

49.台湾风景名胜包括八景、十二胜,请问现行八景、十二胜各指,八景是:阿里奇观、日月风姿、鲁阁幽峡、南湾极致、阳明风光、北投温泉、野柳公园、乌来八瀑。1996年台湾省旅游局重新选定的十二胜:太鲁阁、阿里山、溪头、阳明山、玉山、合欢山、日月潭、鹅銮鼻、故宫文物、野柳、大霸尖山、秀姑峦溪。

50.台湾著名景点北半部形似日轮,南半部形似月钩,故名日月潭

51.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首次提出了“解放台湾”的口号。

52.新中国诞生后,中央成立了前线指挥部,部署解放台湾,总指挥是粟裕。

53.1955年1-2月间,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海战役,解放了一江山岛、大陈岛

54.1955年5月,由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首次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55.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过去有过两次合作。第一次合作是共同北伐;第二次合作是共同抗日

56.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①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②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③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④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5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方针政策提出的时代背景。①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从而为提出并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在此背景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58.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的主要内容是①强调在解决统一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台湾的现实情况","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方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②提出"我们寄希望于台湾1700万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并肯定"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③提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④提出"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

59.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阐述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后来被称为“叶九条”。

60.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在写给台湾领导人的信中,引用了“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诗句来表达促进两岸和谈的愿望,这封信是写给蒋经国

61.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1月11日首次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62.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后来被称为“邓六条”

63.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一国两制”载入中国的根本大法,实行“一国两制”,有了宪法的保证。

64.我党对台方针政策的发展经历了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两个发展阶段。

65.“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是①“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国家领土和主权不能分割。②“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③“一国两制”的“两制”是指在中国国内可以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由宪法规定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同外国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等方面都将得到切实保障。④“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⑤实行“一国两制”,台湾与香港有所不同,比香港更宽。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去。统一后,大陆不仅不派行政人员到台湾去,中央政府还要在全国行政权力机构中留出一定比例的名额,让台湾各界人士参与国家管理。⑥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且有法律保证。

66.“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澳门问题。

67.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是称赞我“一国两制”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

68.1983年“一国两制,50年不变”被正式写入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69.2000年2月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和有关政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两国论”以及“台独”言论的危害,指出“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必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

70.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涵义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

港澳基本知识

1.?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

3.?香港区旗上的花是紫荆花

4.?香港所辖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

5.?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租借给英国。

6.?香港地形主要为丘陵,最高点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

7.?香港北接广东省深圳市

8.?1982年至1984年,中英两国就落实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1984年12月19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9.?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是行政长官,由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根据《基本法》选举、并经中央人民政府委任产生。

10.香港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

11.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从香港到珠江西岸的车程将从三小时缩短至半小时。

12.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在建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13.香港(Hong Kong),简称“港”(HK),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14.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自由港国际大都市,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15.2005年9月,香港迪士尼乐园开业迎客,这是全球第5个迪斯尼乐园。

16.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为引领,两地互利合作不断深化,香港正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17.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2009年12月正式开工,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运营。

18.九龙及香港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港,则因港阔水深、四面抱拥,有利船只航行,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19.香港现任行政长官为林郑月娥

20.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1.1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

22.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五星莲花绿旗

23.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堂区作为行政区划单位,澳门有七个堂区和一个无堂区划分区域。

24.澳门的博彩业在其经济中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与蒙特卡洛拉斯维加斯并称为世界三大赌城

25.行政长官在本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任期为5年,可连任一次。

26.2019年12月20日,由国家主席习近平监誓,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贺一诚宣誓就职。

27.中央拥有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众多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

28.香港道路通行规则靠左驾驶

29.香港政治体制行政主导的代议民主制

30.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在香港成功举办。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台港澳知识问答100题】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3jjewl.riyuangf.com/quote/22523.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易网资讯移动站 http://oml01z.riyuangf.com/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