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人微课堂回顾 | 如何利用AI技术让中华文化焕发新生

   日期:2024-12-28     作者:j3opa       评论:0    移动:http://oml01z.riyuangf.com/mobile/news/10819.html
核心提示:如何利用AI技术让中华文化焕发新生1孟宪科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校园诗歌创作方面的成长感悟,包括校园诗歌现象、缘起珞珈诗派、诗歌

 如何利用AI技术让中华文化焕发新生



1


孟宪科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校园诗歌创作方面的成长感悟,包括校园诗歌现象、缘起珞珈诗派、诗歌创作灵感以及诗歌与人工智能的创新结合,他从诗歌创作角度出发,讨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诗歌创作和文学传承中的作用,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保护、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提供了新视角。


2


问:宋词音乐复原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当前宋词音乐复原面临哪些挑战?

李佳佳: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辉煌的成就,而且宋词更加注重音乐性,多数词牌有固定的曲调和唱法。通过音乐复原,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宋词的文化内涵,并推动数字教育、文旅融合等领域的发展。在复原宋词音乐时,主要面临的挑战包括乐谱记录匮乏、现存乐谱信息缺失、以及乐谱解译的困难


问:“珞珈听鉴”团队已获得人第六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冠军的好成绩,那么请问团队接下来的研究计划有哪些?

李佳佳:目前,我们主要进行基于音频的端到端宋词音乐复原。下一步,我们计划将古谱识别技术融入其中,自动识别俗字谱、减字谱、工尺谱等,并基于此构建直接生成音频的模型。同时,我们也希望将宋词扩展到其他古诗词的音乐领域,探索《诗经》《楚辞》《唐诗》《元曲》等的音乐形式。此外,我们还在一些学校进行宣讲,推动宋词音乐走进课堂,使文化传承更具教育价值和意义


问:在扩充数据源时,如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循证性?是否会涉及到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交叉?

李佳佳: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在处理数据源时,由于原始资料稀缺且需要高度专业性,我依托自己音乐专业的背景和研究生阶段的研究经验,专注于中国传统音乐和音乐史学。在数据的收集和筛选过程中,我们邀请到音乐学院的专业导师进行把关,确保所有数据都有可靠的考证依据和学术说服力,力求提升项目的学术性和可信度。


问:能否介绍一下武汉大学的诗歌流派——珞珈诗派?

孟宪科:珞珈山被誉为“诗意的发源地,诗青的发生地,诗人的出生地”。1980年代中期,武汉大学的校园诗人李少君、陈勇、洪烛等人一起创立了“珞珈诗派”本是一群文学青年的诗兴之举,不想这一诗歌传统被一届又一届武大学子延续下来,在珞珈山水间不断孕育出充满灵性的诗句。在珞珈山上成长起来的诗人们自觉秉承了20世纪20年代末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等一批国学大师的诗学与美学传统,以自由包容的思想和诗意生活为底蕴,逐步成长为一个以高校为活动中心的代表性诗歌流派


问:如何欣赏和阅读现代诗歌?请分享一位你最喜欢的诗人?

孟宪科:在欣赏现代诗歌时,我建议摒弃分析式的阅读方法,更注重再创造性的解读。例如,张枣的《镜中》展现了易读性、超自然手法及引发个人感悟的特点,我认为他的诗歌达到了汉语诗歌写作语言神话的高峰。尽管现代诗歌提倡回归口语化和自然化写作,但许多诗人仍倾向于追求技巧性,导致诗歌表达往往显得晦涩,欣赏张枣的诗歌让我在平衡技巧性与质量性、口语性方面十分受益。


问:对于当前的AI及未来AI在诗歌创作中的发展,您有什么看法?

孟宪科:我认为当前AI创作的诗歌更像是基于已有文本拼凑的“语料杂货铺”,缺乏创新性、原创性和思想性。当前,在理解和生成特定主题的诗歌时,AI存在着局限性,未来,AI在诗歌创作中的发展可能会更侧重于作为文学辅助工具,比如将文本转化为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来丰富诗歌的表达效果,而非使用AI单纯地进行独立创作,这样才能避免因基于现有诗人文本提取语料而引发的原创性争议。

来源:计算机学院 信息管理学院

文案:石玮卓 沈琰冰

摄影:肖哲昊

排版:李睿哲 张雨叶

责编:王晓丹

审核:张一飞 张奥 史然 范秋砚


投稿请联系武汉大学研究生融媒体工作室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