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出版工作的几点思考

   日期:2024-11-07     作者: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oml01z.riyuangf.com/mobile/news/1948.html
核心提示:来源:《新闻爱好者》【摘要】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出版工作,必须守好阵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出版导向;狠抓质量,扎实推动

来源:《新闻爱好者》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出版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出版工作,必须守好阵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出版导向;狠抓质量,扎实推动出版物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抢抓机遇,加快出版业融合发展;加强队伍建设,为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新闻出版;管理工作;思考

近几年来,新闻出版部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和舆论导向,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出版了一批导向正确、内容健康、群众喜爱的优秀出版物,主题出版影响广泛,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出版物质量稳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明显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出版支持。当前,新闻出版工作总的发展趋势和主流是好的,但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新闻出版部门必须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坚持出版导向,狠抓产品质量,加快融合发展,狠抓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新闻出版工作持续健康繁荣发展。下面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善新闻出版管理工作,谈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严格把关,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出版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道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职责和使命。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要承担起这些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新闻出版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出版导向,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新闻出版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一)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努力守好出版阵地

新闻出版部门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肩负着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职责,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做好出版工作必须讲政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出版工作最大的政治和首要任务,这是出版管理工作“党性原则”的高度体现,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在出版战线的具体体现。出版单位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社,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关意识,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思想方法,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旗帜鲜明,守好阵地。凡是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性问题,必须与中央的口径一致,不得自行其道,更不得阳奉阴违,任何时候都不能为错误观点及不良信息提供任何空间和传播渠道。新闻出版部门要及时分析研判形势,准确把握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定文化自信,深入研究新时期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特点,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

(二)正确处理两个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指出,一些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还没有到位,两个效益相统一的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现象时有出现。文化企业承担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担负文化传承使命,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求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关系,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越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越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深化出版改革要把握好“两个属性”“两个效益”的关系,充分认识出版物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属性,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导向管理,要加强对选题和书稿的审读把关,准确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价值导向、文化导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确保出版物导向正确、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内容质量不出问题,用优秀的出版物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和出版物市场,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出版单位在转企改制、强调经济利润指标的新情况下,仍要自觉担负起出版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防止滋生单纯的市场观点,避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主题宣传和主题出版工作

新闻出版部门要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重要部署,做好新闻宣传和出版工作,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进一步彰显主流出版、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要积极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出版工作,推出一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题出版物;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的主题出版工作;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工作,打造更多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深受读者欢迎的精品力作;配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讲述好中国故事,展示好中国形象:推出更多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主题,反映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出版物。

(四)认真履行把关责任,确保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新闻出版单位要严格执行《出版管理条例》和重大选题备案制度等出版管理法规,对涉及政治、军事、安全、外交、宗教、民族、党和国家领导人等内容的重大选题,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备案手续,未申报备案或未得到备案答复的,一律不得出版,确保重大选题方面不出问题。从出版工作的实际情况看,凡出现导向偏差等重大问题的,都与出版单位未能严格遵守出版管理法规,没有履行重大选题备案手续相关。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严格管理,认真落实选题、内容审核和出版前审读等制度,严把出版导向和内容质量关。

二、狠抓质量,扎实推动出版物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

近几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出版物质量问题高度重视,连续开展了出版物质量规范年、提升年、质量管理2016、质量管理2017等质检活动。2013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大出版物质量监管力度,向低劣产品开战,连续对不合格出版产品及其出版、印制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予以行政处罚,通过媒体对不合格产品公开曝光,要求下架收回不合格出版物,努力实现出版业从规模数量增长为主到质量效益提高为主的转变。新闻出版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提高质量、多出精品作为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为出版工作者的立身之本。

(一)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严把出版质量关

精神文化产品以质取胜。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是出版业的立身之本,也是在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传统出版业的最后优势所在。出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要真正树立并增强质量意识,坚持把出版物质量放在第一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一是出版单位主要领导要重视并狠抓质量,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图书质量管理的监督、约束、激励和处罚机制,在出版单位形成人人重视出版物质量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内部管理,严把内容质量关和编校质量关。要切实坚持三审三校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加强对选题和稿件的审核把关,以提高编校质量为突破口,推进出版物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三是要严格执行《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出版物质量管理法规和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凡未废止的出版物质量规范、标准都要严格执行,凡新颁布的出版物质量规范、标准都要积极学习、尽快掌握,确保出版产品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四是出版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健全机构,设立校对、质检、审读部门或岗位,配齐相关人员,充实专职校对力量,切实加强审读把关和质量检查工作,特别要做好印前检查,堵塞各种漏洞,把问题解决在成品之前。

(二)强化精品创作生产,不断提高出版物整体质量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出版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把出精品、创名牌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追求。一是增强精品意识,壮大精品出版。当前出版业仍然存在原创作品相对偏少,精品力作数量不足,出版特色不够鲜明,有一定分量、较大影响或有畅销潜质的精品图书不多等问题,一些出版单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书出精品,社创名牌。经验证明,凡有影响的出版社,无不重视积累,靠好书铺路,靠精品留名。出版单位要向经典看齐、以名家为范,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积极策划精品选题,提升原创出版能力,突出重点选题,压缩平庸选题,减少重复出版。二是在培育精品力作上下功夫,精心组织重点出版物的创作生产。出版单位要牢牢把握出版规律,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注重积累和传承,努力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和专业特色,紧紧抓住市场调研、选题策划、图书制作等关键环节,在人力、资源、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为精品图书的出版创造条件,下功夫策划出版一批代表全国或本省水平的精品力作。三是出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精品,把精品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争取每年推出几种在全国叫得响、影响大的优秀图书,精心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出版物,用精品带动出版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

(三)强化质量管理,实行责任追究

新闻出版广电行政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大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出版行政管理规定的出版单位及责任人,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出版单位及责任人,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违法违规行为和不合格出版产品的处理结果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出版单位主管部门、主办单位要切实履行主管主办职责,加强对所属出版单位的管理,通过选题论证把关、定期质量抽查等措施,对出版物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所属出版单位导向正确,出版质量不出问题。

三、抢抓机遇,加快出版业融合发展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出版业受到冲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数字出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对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超三分之二。当前,我国网络出版已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在进军网络出版的过程中,一些民营企业反应迅速,赢得了发展先机;一些省市网络、数字出版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不少出版单位在网络、数字出版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的出版单位对互联网发展总体上行动迟缓,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升级重视和投入不够。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媒体融合是当今传媒业发展的主潮流。当前,新闻出版部门应抓住媒体融合的有利时机,做好以下两点:一是整合出版资源,加快融合发展步伐。新闻出版单位要抓住顶层设计带来的新机遇,吃透中央精神,把握时势大局,摸清实际情况,利用好现有政策,当务之急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新闻出版单位要把改造传统业态和发展新兴业态结合起来,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要选好点、找准路,在擅长的优势领域做专、做精、做深、做优,立足传统出版、发掘内容优势、运用先进技术、走向网络空间,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培育新的增长点,创造出版和传播新模式,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主体,不断提高新闻出版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二是加快出版业转型升级步伐。新闻出版单位要把网络、数字出版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巩固和发展传统出版业态的基础上,切实重视并搞好网络传播和数字出版,加大投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积极占领互联网出版发行领域的制高点。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争取在网络传播和数字出版中占有一席之地。另外,媒体融合、转型升级需要较大资金投入。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扶持文化繁荣发展的好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较大,新闻出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要精准研究把握相关政策,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加快媒体融合步伐。

四、加强新闻出版队伍建设,为新闻出版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随着新媒体、新业态的发展,一些新闻出版从业人员跟不上时代步伐,对数字网络出版缺乏研究,将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新闻出版工作的能力不足。随着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出版数量增长较快,不少出版单位存在编辑力量薄弱、人员数量不足;传统的案头编辑居多,适应市场的策划编辑少,编辑专业领域有所成就者居多,一专多能的出版杂家少。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尤其是高层次、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不足,制约了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有的新闻出版单位还缺乏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在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重视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增强人才意识。新闻出版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随着新闻出版业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的加快,新闻出版业对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新闻出版单位要生存发展,首先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出版队伍,我们要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二是不断提高出版队伍整体素质。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新闻出版观教育,引导编校人员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把关定向能力,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奉献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开阔新视野,掌握新技能,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出版的新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出版队伍。三是重视人才的引进、使用和培养。我们要加强出版领军人才和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大胆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留住人才,为出版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努力培养出政治坚定、功底扎实、思想敏锐、视野开阔、敬业奉献的出版专业人才。四是创新体制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有家图书出版单位通过创新激励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全新的平台,在短时期内由一个效益平平的出版小社,一跃成为全国出版强社和知名出版社品牌。新闻出版单位所享有的政策资源、出版资源等,只有在深化改革中创新机制,解放生产力,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才能转化为社会需要的财富。新闻出版单位要强化内部管理,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充分调动出版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带动出版业质量水平的提高。

新形势下新闻出版业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闻出版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有关要求,狠抓出版产品质量,多出精品力作,加快媒体融合步伐,加强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建设,以此推动新闻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