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两部分才是精华——神仙大战。而第一部“反朝歌”内容,都是朝堂戏,以宫斗为主,期间就穿插了哪吒闹海和姜子牙卖面。直到黄飞虎跑到西岐,晁田晁雷刺探情报被抓,才好看起来。
所以,俺小时候读原著、看电视剧,这部分也是相对觉得乏味的地方,但又不能不拍。可想而知这也是《封神第一部》所面临的问题,神话史诗的必经之路——欲练此功,必先……。
而且这些的内容,都不如片尾闻太师带着魔家四将和邓婵玉等人出场的彩蛋,来到爽快。
PS,别再说什么电影没有还原原著精髓,原著《封神演义》有啥精髓啊,不就是一本同人设定集嘛。要是有主题,那就是“让你去送死,因为你榜上有名,世间蝼蚁命运,一切都是上面安排好的”。
“此‘红沙阵’乃一大恶阵,必须要一福人,方保无虞。若无福人去破 此阵,必须大损……须是当今圣主方可。若是别人,凶多吉少。”——49回《武王失陷红沙阵》
结果武王的表现当真拖油瓶,先是看到张天君面目狰狞,吓得从马上掉下来。随后入阵被困,连保护他的哪吒和雷震子也身陷其中。
燃灯说武王有“百日之灾”,必须在里面困100天才行,还给了三道符印护体。但哪吒、雷震子可没有护体啊,导致二位差点死在里面。
电影对姬发的重塑,我认为比较好。
但丑话说在前面,《封神第一部》把姬发扶正,用其成长作为主线填补人间戏份,这个没问题。但后续两部,我们要看得不是你姬发带队打仗,而是神仙大战。
电影改变了原著里妲己祸乱朝纲的设定,用姜子牙的话来形容就是:“福祸无门,为人所召,心怀恶念,妖孽自至。”
电影里殷寿本来就有夺权称霸的邪念,狐妖只是来“报恩”的,却洞悉后者朝堂野心,所以才要帮助对方实现愿望,二者才能“一拍即合” ,这个改动就非常好,自己有问题,别把责任都推给女性。
而电影里的殷寿,只是篡位,不至于那么遭人恨。为了给其动机debuff,又增添了天谴、欺师灭祖这个噱头。
这导致四大诸侯“反朝歌”的动机,其实不太强。大家只是为了不遭天谴,才反对殷寿。而殷寿都说了要自焚告天,还逼着质子们弑父,也有点刻意……
殷郊,算是被《封神演义》“坑”的最惨的一位了。
在《封神演义》之前,殷郊的早已名声在外,他就是民间又敬仰又害怕的“太岁神”,乃诸神中最有权力的年神,掌管人们一年的祸福。
殷交十岁时妲己要斩草除根,他逃入浪子神庙,得神赐大力酒一杯,破纣之斧一柄,后得识姬昌与姜子牙。伐纣之战中,殷交为先行官,天纵神力,败商营大将离娄、师旷(即千里眼、顺风耳),夺渑池、洛阳,大战乌文画等,最后擒妲己,用破纣之斧砍下了纣王的脑袋。
PS,《平话》里殷交是男一号,且没有杨戬和哪吒,但有雷震子,杨戬和哪吒火起来要等到元明时期。
相反哪吒是肉球,哪怕《封神演义》里给他编了一个灵珠子下凡,也有点突兀,珠子又不是肉。
★早期哪吒并没有弑父,只是对父母非常失望,自杀后肉身还父母,得莲花身体,最后人家就成佛了。
真正弑父的是殷郊!在《演义》之前的所有典故,纣王都是被自己儿子给宰了。
此外,杨戬也分享了殷郊的本领+师父(金鼎申真人,本是丹炉里炼出的猴子精,是孙悟空的原型之一,传授了其八九玄功)、武器(破纣之斧,后来成了二郎神劈山救母的巨斧)
殷郊本人呢,前半段依然是个要弑父的火爆浪子,在第63回《申公豹说反殷郊》里,殷太岁正式反对西岐……从伐纣先行官“金哪吒”,变成了助纣为虐的一员。
原著《封神演义》里哪吒并不是个童子造型,而是个威风凛凛、性格火爆的将军(书中形容哪吒像个狮子)。
作为《封神演义》的前身,《平话》提供了故事模板,《搜神大全》提供了角色设定,既然扶正哪吒,就让人设有些撞车的殷郊,回归反派阵营,但还是要照顾其前男主的身份,为其打造了鲜明的个性。
这也是俺对电影《封神三部曲》里殷郊有所期待的原因。
★殷郊已经彻底与老爹决裂,甚至被斩首(但没死),看不出任何动机让他再帮助殷寿;
★其殷郊是独生子,电影删去了殷洪,真正让他造反的动机没有了;
★哪吒回归了《三教搜神大全》里的童子形象,而不是《封神演义》里的先锋官,二者从人设上就区分开了;
★电影版也以《武王伐纣平话》作为改编模板,后者之中殷郊是伐纣男一号;
后来他真的助纣,而且本领超强,加上以番天印为首的法宝,导致燃灯+十二仙围攻殷郊都无法将其拿下。
最后燃灯道人借来玉虚杏黄旗、玄都离地焰光旗、西方青莲宝色旗、瑶池素色云界旗,才把他困住,并将其引到两山之间,山体合并就露个脑袋,被犁耙把脑袋犁掉。
殷郊脑袋是这么掉的。电影版大概是为了致敬。
PS,殷郊在民间信仰里还有一个小弟,就是著名的马王爷,也是三只眼。
原著里叫马善,被改造成了燃灯道人的琉璃灯成精,最后被燃灯回收,导致马善没被封神,所以最后神位里缺少了“三只眼的马王爷”(也是有原因的,本文最后细说),不知道电影版里会不会把这家伙加上。
为什么要说“大部分”呢,因为这位在去西岐之前,还在朝歌城当了一阵老百姓,那时候的形象,跟后期仙风道骨完全不同,就是一个木讷的糟老头子。
第15回《昆仑山子牙下山》,姜子牙72岁奉命下山封神,不知道去哪,就投奔朝歌结义兄弟宋异人,还娶了个老婆,68岁的黄花女马氏。
其实个人观点,姜子牙这个角色,在《封神演义》里说重要也是核心人物,说不重要也是有点鸡肋。因为大部分看《封神》的观众,很少冲着姜子牙而来,但少了他又不行。
如同《大话西游》里周星驰对孙悟空的塑造,同样经典,但跟六小龄童的孙悟空有冲突嘛?没有,二者是不同定位和方向。
这场战斗,或许就是阐教与截教的第一战。
书中表示,崇黑虎是截教门人,但郑伦的师父西昆仑仙人度厄真人,书中并没有表示这位到底属于阐教还是截教或是散仙。不过度厄真人,原型是全真教的王处一,因为书中度厄神仙的洞府——九鼎铁叉山八宝云光洞,就是现实里王处一的修炼地。
片中质子苏全孝是电影原创,其哥哥苏全忠电影里是路人甲,保护真妲己而死。苏全忠在《封神演义》里作为凡人武将,其纯武力值,是可以排进前十的。
苏全忠封神,就是北斗星官之一破军星,相当有名。
原著里,第一个助纣为虐的就是北伯候崇侯虎,征讨冀州、举报姬昌、督造鹿台、勾结奸臣费仲,剥削老百姓,坏事做尽。西伯侯回到西岐之后,第一战就是讨伐北伯候,而崇应彪是老爸身边的跟班,父子俩一块被姜子牙击败并斩首。
这是文王带队的唯一一场战斗,手刃仇人之后才去世(29回《斩侯虎文王托孤》)。
★最还原的是南伯候父子。
原著里南伯候鄂崇禹就是个性格火爆之人,曾经在宴席上跟崇侯虎打起来,然后被纣王给砍了脑袋。
就这几位,让鄂顺去打,说句不好听的,让他从商朝末年,一直打到2023年《封神》电影公映,他也打不下来。
东伯侯姜文焕,虽然打游魂关打了十几年也没打下来,但好歹双方互相牵制。而殷商可以源源不断的抽调三山关总兵去对付西岐,正因为南伯候这路人马不行啊,所以最菜的伯候,非南伯候莫属。
不过这爷俩封的神倒是挺有名——鄂崇禹被封为“群星列宿”——天马星;鄂顺被封为“斗部正神”之北斗星官——贪狼星
★东伯侯父子,电影里被大幅削弱
★西伯侯改动最大的地方,就是文王食子一段。
而文王食子,标志着文王姬昌,蜕变为一个为了生存、“含忍苦痛,不敢悲伤”的血肉之躯,再加上散宜生贿赂费尤,这一连串情节,在那一刻,仿佛就是一句话——“欢迎来到人间”
《封神演义》全书多是冷冰冰的公式设定,对角色的内心和成长等刻画少之又少,唯有这段,把纣王、文王等人的内心和状态,描述的相当精彩,是全书人间戏份里最好的一段。
《封神演义》就是一本弘扬道教文化的小说,作者十有八九是个牛鼻子老道。
在原著的世界观里,由于故事背景年代,还没有道教出现,所以“道”不是教派,而是一个体系,所有的凡人乃至动物,通过修道、悟道才能成仙。
原著里随处可见的就是神仙“道门中人”的自称。
《封神演义》是借用这个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推广的是道家体系,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的对立,其实就是道门“内战”。
但改编成影视剧,肯定不能再把宗教那一套搞出来了。所以要通俗、世俗化的解构一下阐教、截教大战的内核。这也就是现在一个偏主流的观点——神魔之战。
把阐教净化为惩恶扬善的神仙,把截教过滤为助纣为虐的魔界,就这么简单。
总之,截教的设定,具备当下影视文学作品中各种反派的元素,所以电影《封神》里,强化了截教的魔性,直接设定为魔界,这个无可厚非。
比较有争议的是,电影里,把阐教的叛徒、姜子牙的师弟申公豹,直接划归到了魔界了。毕竟申公豹在原著中,从说自己“千年修行”,展示的“飞头术”,看上去有点左道旁门的意思。
但书中还多了一个妖怪类别,像是轩辕坟三妖、梅山七怪这些。而且妖怪自带邪恶属性,一提到妖怪,都觉得丧气,都说“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但妖怪和神仙在原著的体系里,严格意义并没有区别,顶多就是一个有编制一个没编制。
比如妖怪不能被封神,所以苏妲己、高明高觉(桃精柳鬼)这些妖怪封神榜上无名,但梅山七怪却都被封了神……
《封神》电影版,直接把妖怪单独算一个类别,并取消该种族的邪恶属性。
由此可见,电影《封神》,淡化神仙、妖物之间的正邪区别,但保留且强化了神(阐,代表正义)与魔(截,代表邪恶)的对立。
电影里申公豹找通天教主和三宵娘娘汇报工作的时候,地点是金鳌岛,也有出处。
书中这样写,也只是为了将二教在地盘上进行区分,山川VS海洋。电影里直接采用了这个设定。
而且,既然是岛,意味着多是在海外。书中很多截教门人,都表示自己是“海外炼气士”。如第81回《子牙潼关遇痘神》,潼关总兵余化龙的儿子——截教门人余德,就表示自己在“海外修炼”。
哪吒是火系,杨戬是水系。
★火系哪吒很好理解,这是原著《封神演义》赋予哪吒的特殊属性,火尖枪、风火轮、九龙神火罩……
这个火属性也是原著强化的。
早在明初《西游记》成书时,里面哪吒还是一个手拿降魔杵、缚妖索、混天绫、火轮(不是风火轮啊)的佛教护法童造型。到了《封神演义》成书时期,哪吒的道教形象已在民间盛行。
如今我们熟悉的哪吒装备——除了混天绫是自己原装的,其余火尖枪、风火轮、金砖这些都是拿马灵官的装备。
比如风火轮,这是人家在《南游记》里降服风火二判官所得的宝贝。结果到了《封神演义》里给哪吒了。而马王爷也没被封神,这个火系战神就这么消失了。
在俺之前的文章——《大话二郎神杨戬(上):狩猎之神!原本是哪吒的二哥》一文中有过详细表示,简单提一下。
比如当地为了纪念都江堰的修建人李冰父子而产生了民间信仰,因李二郎协助父亲治水有功,被后人神化祭祀,治水英雄与二郎神的形象融合,产生“灌口二郎”的称谓。
如今二郎神的主道场,依然在灌洲灌江口。
所以这就是一个民间信仰融合的过程。电影《封神》里杨戬的水系法术,来源于这里。
为什么杨戬没有依照原著里那个“八九玄功、变化无穷”的超级英雄设定呢?大概是为了跟哪吒对应吧,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火哪吒与水三太子之间一样。
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