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领导力系列一:技术变革如何催化领导力跃升

   日期:2024-12-26    作者:qx7c0 移动:http://oml01z.riyuangf.com/mobile/quote/51371.html

引言

AI时代的领导力系列一:技术变革如何催化领导力跃升

我们正在迈入AI赋能的时代,一系列新技术已在重塑商业和组织,而人们仍在探索技术变革对于领导者和领导力的深远影响。AI赋能的组织中是否还需要领导者?他们的画像是什么?当前的领导者如何角色转身?这些问题需要前瞻性思考。

向上滑动查看

正本清源/名词定义

  • 领导力(Leadership):领导者具备的能力素质(Competency),包括个性特质(traits)、认知和行为能力(Capability)和知识技能 (Knowledge and skill)等。同时,由于领导力千人千面、难以穷尽,本文将重点关注各个时代较为标志性的领导力素质

  • 领导者(Leader):组织中引领战略发展的核心个人或团队,在当代的大规模组织中,特指N-1部门负责人及以上的高层管理者,包括但不限于董事、CEO、CXO、副总裁等

1

前工业化时代的领导者:“亦师亦父”的工匠

在第一次技术革命前,伴随农业和人口规模的发展,专门从事手工业的工匠群体逐渐壮大,手工作坊是主要的生产单元。在这个阶段,工坊的工匠们是主要的领导者,而师徒制构成了早期的管理关系。

对于这一阶段的领导者,中文词语“师父”进行了精妙的诠释,他们是“师与父”二元角色的结合,如同古文所说,“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一方面,工匠师傅通常掌控全部生产环节,他们要教会学徒手艺和经验,而学徒也需要掌握所有的工序,直到能够出师并自谋生路;另一方面,徒弟往往从青少年时代便跟随工匠学习,工匠也扮演着人生导师的角色,传授道德、法理乃至宗教规范,帮助他们建立坚韧、细致等优秀品质,直到成为一名合格的、可以步入社会的“全人”。

一位优秀的工匠师傅,肩负着“传授技艺、引领成人”两大任务,应当具备下列品质:

处事

  • 精益求精:追求细节、乐于钻研,以严谨的态度不断打磨技艺。

  • 沉着专注:在繁复、冗杂的手工操作中保持耐心和热情。

  • 守正创新:在传统技艺和制法之上,乐于探索新方法,突破技术边界。

为人

  • 以身作则:将自己作为徒弟的楷模,自己先做到再要求别人。

  • 乐于培养:悉心教导、不藏私,对成长保有耐心,在成熟时懂得放手。

  • 向上滑动查看

    延伸阅读

    16世纪,英国颁布了《工匠法》 (Statute ofArtificers) ,第一次以法律条理的方式规范学徒制,并由国家进行管理。此前,学徒制已在英国盛行约三个世纪,由行业公会进行规范和约束。随着公会监督作用的降低,加上英国物价上涨、人口流动性增加等因素,传统的学徒制开始受到挑战,师徒关系矛盾开始加剧。一方面,工匠管理的学徒数量增加但质量下滑;另一方面,工匠对学徒的定位逐渐转为低价的劳动力,这都导致原有的师徒关系难以为继,其中一个体现是相关的诉讼案件逐步增多。在学徒制的晚期,工匠与学徒之间的关系已向雇佣关系转移,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后彻底变革。

    可以看到,一位优秀工匠的“领导力”更在于其个性特质,而不仅是精湛的手艺。虽然在当代的商业世界中,小规模手工作坊和纯粹的师徒制已十分稀缺,但“类师徒关系”仍然存在于各个组织中,比如应届生新人的导师,技能类岗位(如产线工人)的师傅等。对于从个人贡献者成长起来的初级管理者来说,这些品质仍然是筛选的有效标准。 

    2

    第一次技术革命时代的领导者:“斯迈尔斯神话”的工厂主

    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人类捕捉和运用自然之力的过程。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蒸汽动力广泛应用在纺织、轮船、火车、煤炭、钢铁等不同领域,工坊不再依水而建,大规模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推动人类文明迈进工业时代。

    技术革命带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相对于工坊和师徒制,大工厂聚拢了城乡的劳动力,生产更加集中,也让“工业家/工厂主”这一群体站上历史舞台。在工业化兴起的掘金时代,机械的多少成为工厂的竞争根本,工厂资金优先用于采购机器以扩大规模、降低价格,人的主体性、重要性被极大程度地削弱。工人从负责所有工序转变为枯燥重复地执行单一环节,原本有温度的师徒关系,也变为更简单的雇佣关系。

    在这一阶段,工厂主/工业家即领导。对于这一群体的领导力特质,当时英国广为流传的“斯迈尔斯神话”进行了生动描绘。“斯迈尔斯神话”指的是“出身卑微,通过自我奋斗从而发家致富成为工厂主”这一现象。如同历史学家保尔·芒图所言,“农村的农夫、铁匠、织工和理发师构成英国大工业家的第一代”。这一群体有下列共同特质:

    处事

    • 冒险精神:愿意尝试新机械、新技术,敢于冒险、以小博大,依靠自己的积蓄或借钱创办工厂。

    • 商业敏锐: 对市场变化有敏锐的嗅觉,能够在变化的时代中抓住机遇。

    • 组织管理意识:从工坊到工厂,管理幅宽大大增加,有先见之明的工厂主开始出台管理制度,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雏形。

    为人

    • 坚韧:大多生长在普通甚至是贫穷的家庭,在苦痛中磨练出坚毅的品质。 

    • 不甘心的意志:不放弃自我,持续寻求向上跨越阶级的机会。

    • 向上滑动查看

      延伸阅读

      斯迈尔斯神话的代表故事:

      改革了传统家庭手工生产方式的“近代工厂之父”阿,最早也是学徒出身。在13岁的时候,家境贫寒的阿克莱特成为学徒,学习理发和制作假发。在几年后,他独立开出自己的理发店,随后把握商机建立了假发工厂。这为他日后建立英国第一家棉纺厂赚取了第一桶金。

      工厂主如何提高生产效能:

      英国陶瓷之父韦奇伍德(Josiah Wedgwood)陶瓷厂采用了下列举措

      • 建立流水线:将原本由一人端到端完成的制陶流程,分为制土、造胚、上釉、烧制和上色等工序并设立车间。

      • 积极引入机器:安装一台蒸汽发动机用于碾碎燧石并为陶器抛光 。

      • 建立劳动制度:设置六日工作制,要求工匠们集体准时上下班,实行每日打卡。

      • 推动研究转化:与瓦特等科学家组成民间科学社团,推动科学研究在工厂落地。

      • 研发创新:通过上千次实验,研发出韦奇伍德蓝(Wedgwood Blue),成为品牌的标志性色彩,也成为英国瓷器的特征。

      可以看到,紧跟技术和社会变革起家的一代工业家们,内心普遍具有向上跨越的“心气”和紧抓机会的敏锐嗅觉,他们被视为“自我塑造者”(Self-made Man)。虽然后世的哲学家常常诟病工厂主们一切向“效率”和“利益”看齐,但也普遍认同他们自我实现的进取心。斯迈尔斯神话盛行于19世纪的英国,但在当今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身上,我们往往也能看到相似的品质。但在另一方面,工厂主们过于视人为工具的领导风格,也为劳资冲突和矛盾埋下伏笔,并推动了后世组织管理、领导力乃至心理学对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本主义的研究。

      3

      第二次技术革命时代的领导者:“伟人”的企业家

      自1860年代起,第二次技术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随着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电力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形式。此外,内燃机发明,石油开采和化工行业发展,无线电报和海底电缆等成果均在这一阶段发表。

      电气化和石化能源的使用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地理足迹和商业版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大量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现代商业组织萌芽并壮大,包括汽车领域的福特、电气领域的西门子、石油领域的壳牌、化学领域的杜邦等。相较于工厂,这些商业组织有着更集中的生产资源,更完善的职能设置,更庞大的组织规模和更复杂的管理体系。

      随着商业组织的涌现,现代化的组织管理和领导力的研究开始兴起,其中的代表则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科层制理论。组织扩张和科层化提供了舞台,“企业家”群体挥斥方遒(虽然职业经理人也已出现,但本段重点聚焦企业家群体,即董事长或总裁等核心层的领导力)。

      向上滑动查看

      延伸阅读

      1900年代,马克斯·韦伯系统地构建了“科层制”理论,在科层制组织中,企业拥有下列特质:

      • 权威等级明确;

      • 彼此责任分明;

      • 企业家(企业拥有者)和管理者(职业经理人)分离;

      • 组织内纪律严明;

      • 人和人之间只是简单的工作关系。

      韦伯曾说,“依照科层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机构是合理的,因为它在保证组织成员行为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实现组织追求的高效率的目标。”科层制成为了百年来商业组织的纲领思想和理论雏形,在此基础上,事业部制理论、组织协作系统等理论应运而生,直到上世纪晚期,科层制带来的组织冗余和低效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思,新型组织理论不断出现。

      企业家群体的领导力建立在“伟人理论”“人性本恶”这两个关键假设之上。1840年,苏格兰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提到伟人理论(The Great Man Theory),他认为“伟大的领导者都是天生,而不是后天可以培养的”,这一观点直到20世纪初仍是主流。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应当是权威的、全能的、有魅力的、不容质疑的,领导者作为上位者,天然是更有能力、更高尚、更有统治力的,下属会自然地聚集在他身边,并无条件服从。

      而在“人性本恶”的视角下,工人会旷工、怠惰、毁坏生产工具,“视人为工具”的管理理念也在这一个阶段达到了顶峰。如同机械由不同的部件构成,当时的商业组织一定程度上也被视为一台机器,企业家们的核心职责是如何标准、高效、低成本地让各个组织部件运转。人的需求被更加“扁平化”,在给予员工劳动后的金钱酬劳后,其他需求是可以被忽视的。

      “伟人”般的企业家通常在下列能力上表现突出:

      对事

      • 计划与分配资源:作为资源分配者,制定合适的计划与预算,并按计划执行,关注成本与回报、精于计算。

      • 命令与监控:作为权力和责任核心,下达准确的指令,管理组织按照其意志行事。

      • 建章立制:通过固化流程、出台标准和制度等方式,建立规范、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将领导者意志融在体系中。

      对人

      • 适度的“不近人情”:关注“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人文关怀与培养可以放在其后。

      • 向上滑动查看

              (BCG波士顿咨询)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