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引领,国内AI大模型产品发布传播热度指数榜

   日期:2024-12-27    作者:wjpwzl168 移动:http://oml01z.riyuangf.com/mobile/quote/58182.html

ChatGPT发布以来,AI大模型竞赛逐步进入白热化阶段,国内外科技巨头纷纷布局。根据苗建信息大数据平台监测显示,今年2月份以来国内正式宣布布局或发布大模型产品的企业超过30家。

『舆众不同』第35期

作者丨苗建研究院

01

ChatGPT掀起新一轮AI浪潮

2022年5月,OpenAI发布GPT-3模型,标志着AI大模型时代的来临。2023年3月15日,OpenAI发布升级版GPT-4模型,在多个方面表现优于前一版本。

紧随其后地,百度、360、华为、Google等公司相继表示推出大模型。3月16日,百度发布“文心一言”大语言模型。仅仅在4月10日一天内,搜狗创始人王小川的百川智能、商汤科技的日日新、昆仑万维的天工3.5相继宣布发布。

ChatGPT在知乎热榜累计时长远超其他平台

从热度榜单相关数据来看,ChatGPT的社会影响力和热度显著超过文心一言。但两者在不同平台的表现存在差异:

知乎作为知识分享社区,在这类专业技术话题上的贡献度明显高于其他平台,其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不言而喻。ChatGPT在知乎热榜上的累计时长达1272小时,远超文心一言的36小时,足见ChatGPT在知识社区的广泛影响力。

尽管远不及ChatGPT,但作为国内最受期待的大模型产品,文心一言在国内仍是受关注度最高的大语言模型。但是,即便在百度自己的热榜平台,文心一言的热度也没能超过ChatGPT,显示出ChatGPT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国内互联网大厂展开AI竞赛,百度抢先发布大模型文心一言

复旦大学发布的MOSS模型一经面世就因服务器压力过大而一度宕机,被外界质疑技术实力。外界批评MOSS不仅蹭了ChatGPT的热度,同时也蹭了《流浪地球》的热度,认为其取名字的行为过于追风。

百度文心一言发布会由于只展示了预先制作的视频而非实时互动,令部分公众和投资人失望,百度股价一度跌幅超过10%。

03

机会 OR 风险?业界看法不一,总体而言积极看法占优势

国内企业界人士对新一轮AI和ChatGPT等AI大模型技术比较积极和乐观:

华为任正非:未来在AI大模型上会风起云涌的,不只是微软一家。AI大模型的应用,尤其是工业、农业社会的应用,模型的应用有时比模型本身还有前途。

李开复:AI当前有大量投资机会出现。AI 2.0将给行业带来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机会都大。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中国创业公司中基本不会出现下一个OpenAl,重新做一个ChatGPT没有多大意义。基于语言大模型开发应用机会很大,但没有必要再重新发明一遍轮子。

360董事长周鸿祎:中国大语言模型技术水平和GPT-4的差距在2到3年时间,目前GPT的技术方向已经明确,不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中国应当坚持长期主义精神,迎头赶上。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通用型认知智能技术突破很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上最大的一次技术跃迁,显著加大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赋能作用。

国外企业家对AI发展虽然比较看好,但同时也表达了一定的忧虑:

马斯克:呼吁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AI系统,AI将是人类未来文明的最大风险之一。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AI有能力改变世界,AI是这十年里最重要的事情。

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AI是苹果公司的主要关注点,它正在影响苹果公司。

巴菲特:AI将颠覆社会,AI的最大价值会在它真正取代人力时出现。

查理·芒格:AI非常重要,但炒作也异常疯狂。

目前进展来看,AI浪潮已不可逆转,但不可避免的也带来了关于AI风险的讨论。

部分国家及企业组织对此轮AI浪潮可能带来的风险产生担忧

3月22日,生命未来研究所向全社会发布了一封《暂停大型人工智能研究》的公开信,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实验室立即暂停比GPT-4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的训练,暂停时间至少为6个月。这封公开信已经收集到了1000多个签名,包括埃隆·马斯克、约书亚·本吉奥(图灵奖获得者)、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苹果联合创始人)等众多知名人士参与其中。

已有国家明确禁止使用ChatGPT。3月31日,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宣布,从即日起禁止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并限制开发这一平台的OpenAI公司处理意大利用户信息。4月13日,西班牙国家数据保护局发表声明,称已经正式对ChatGPT可能的违反法律行为展开初步调查程序。

部分企业禁止员工在内部网络中使用ChatGPT,以防员工泄露企业机密,尤其在金融投资领域。目前,据报道,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花旗等华尔街大行已禁止或限制使用ChatGPT。

国内方面,近期AI负面报道,相关案件值得企业警醒,AI合规将是一个新的治理难点:

今年2月中旬,一则ChatGPT生成的“浙江省杭州市政府3月1日取消机动车依尾号限行”的“新闻”在网上流传。

最近爆火的的“挖呀挖”黄老师,被质疑AI换脸。

5月5日,甘肃平凉市公安局崆峒分局侦破了一起利用AI软件炮制虚假新闻,赚取流量从中获利的寻衅滋事案件。

近日,包头警方发布一起利用AI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

生成式AI会带来哪些风险?

数据泄露风险:企业在使用GPT等大模型提供的智能服务时,由于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安全意识不高,数据管理不严格,易出现机密信息泄露问题。

内容真实性:生成式AI批量制造的大量无营养内容,也会削减整个内容池的质地,AIGC量产的垃圾内容可能会“杀死”平台的公信力。

给舆情治理带来更大挑战:利用AI来自动生成和传播虚假信息,甚至操控和误导舆论。大量发布的虚假信息、谣言难以甄别。

电信诈骗:利用AI技术实施电信诈骗,通过操纵、伪造身份或信息来欺骗受害人。对于新型技术手段,受害人更加难以识别真伪,更容易蒙受损失。

侵犯知识产权:大模型的训练数据海量且来源复杂,难免包含他人拥有知识产权的内容,这会导致模型产出的内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