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报
第一融:把练兵融入培训之中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培训是执法战斗力的前提和保障,要想提高执法人员的各项综合能力,必须以培训为抓手。如东局在培训之中,注重“三抓三培育”:
抓专项,培育行业人才。
为了突出每个人的优势和特点,如东局的培训不仅是请专家授课,而是变执法人员为授课老师。
每个执法人员明确一个攻坚领域,在自身学深悟透的基础上,于每周的尖兵大讲堂上进行授课,推进每名执法人员成为某领域的行家里手。
抓法律,培育业务精英。
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与运用,定期组织法律法规运用解读。每月开展执法人员执法能力测试,通过案例分析来增强执法人员对相关法条的熟悉程度和理解深度。
抓现场,培育实操能手。
如东局深知,培训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因此,在外聘专家时更加注重现场的教学效果。
通过“专家体检”“传帮带”等形式,深入企业开展新问题、新情况的沉浸式培训,执法人员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提高。
正所谓“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如东局把握每一次执法的机会,让训练与执法有机融合,达到知行合一。
紧跟形势,强化非现场执法。
围绕生态环境部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总体要求,如东局迅速转变执法方式,组织人员学习非现场检查要点。
充分利用污染源监管平台、企业环保脸谱、大气水质微站等信息化、大数据技术,对排污企业实行“远程把脉”“全过程监督”。
2024年,如东局办理的环境案件中,非现场案件占比为80.39%。
抓住机遇,把握交叉检查机会。
如东局认真把握好每次交叉检查的机会,积极输送人才,强化合作。
数次派人参与国家、省市环保交叉执法检查,在检查中与兄弟单位的优秀人才进行交流,取长补短。
在检查结束后,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开展交叉检查分享会,把在外检查的经历与其他同事分享,促进更多的同事执法能力提升。
第三融:把练兵融入办案之中
在日常监管中,如东局秉持着“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的底线,对确实存在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
查案要细
如今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隐蔽性高,调查难度大,如东局执法人员多维度、多方面地开展取证调查。
今年上半年,执法人员发现某企业污水排口监控探头被人为移动。通过回看大量历史录像、摸清人员作案规律,执法人员在视频监控前蹲守了几夜,终于在某晚发现企业再次作案时赶赴现场,将作案人员一举查获。
办案要快
一直以来,如东局加强与公安部门合作,加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力度,对大案要案始终以雷霆之势予以查处。
其中,帅某倾倒固体废物案、某纸业公司篡改监测数据案中,充分发挥环保、公安融合战队作用,快速锁定证据,第一时间移交公安刑事侦办。
案卷质量要高
出台《行政处罚案卷质量提升工作方案》,明确办理流程和办理时限,通过五级审核机制全过程把控案件质量。
坚持“一案一评查、一案一反馈、一月一通报”评查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案卷质量提升专题培训会。通报在案卷评查中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引以为鉴,提高全体执法人员办案能力和水平。
截至目前,如东局未出现零分案卷和败诉案件。
第四融:练兵融入服务之中
在面对优化营商环境这个大课题时,如东局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首次发现的轻微环境违法行为给予提醒式执法的实施意见》,对23种行为开展提醒式执法,纠正企业环境违法行为。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如东局已下达《提醒整改告知书》137份,约谈企业50余次,均实现整改闭环。
此外,如东局持续开展免费环保体检活动。针对企业的痛点和需求,邀请环保专家与执法人员一起,对100家重点企业开展“一站式”绿色义诊,发现443个环境问题,形成100份体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