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史上,人工智能一直是创作者痴迷的主题。不同时代的电影人都对这一议题展现出超越时代的思考,许多影片中关于未来世界的描摹、人机交互的幻想已逐渐成为现实。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周展映单元汇集的经典作品中,无论是诞生于1927年殿堂级的科幻默片《大都会》、迷人而惊悚的《2001太空漫游》、赛博朋克动画巅峰之作《攻壳机动队》,还是在上海取景拍摄的《她》,皆将人工智能作为表现对象之一,折射着电影人对科技、文明和伦理的思考。
今天,人工智能不再只是科幻电影的表现对象,而是开始辅助或参与影视作品的创作流程。未来,它也有可能发展成智慧生命,成为创意的主体。
6月17日,在上海松江举办的科幻电影周系列活动上,来自国内外的导演、编剧、视觉艺术家、科学家、科幻作家,分享了他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最新思考。此刻,打破圈层,跨行业之间坦诚的交流显得弥足珍贵。
导演黄建新早在1986年就拍出探讨机器与人博弈关系的科幻电影《错位》,他对人工智能的议题仍抱有巨大热情。在他看来,不必过早对AI下定义,局限它的前景,“艺术源于人类的想象和探索,而AI是计算、统计和规律,今天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应当站在一起,以一种拥抱、开放的态度,去迎接人类的未来和现实”。
AI作曲很好听,但还不能写剧本
《年会不能停》导演、编剧董润年自幼就是科幻迷,执导过科幻电影《被光抓走的人》。去年上影节期间,他参与了科幻电影周主旨论坛的讨论,今年再次来到这里,从Chat GPT到Sora,人工智能这一年的迅速迭代给他带来震撼,“确实没有想到通用人工智能已经近在眼前”。
科幻电影周期间,董润年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谈道,从去年开始,他和团队一直在试验,将人工智能作为工具来辅助创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也有暂时无法突破的瓶颈。
“我们去年拍剧的过程中,直接用剧本里的语言喂给Midjourney(AI绘画工具),让它来生成画面,其中很多对前期概念设计、场景设计甚至后面的拍摄都很有启发。”按照过去的流程,剧本创作完成之后,需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概念图的设计,花许多时间沟通和参考,生成的过程会很漫长,有了人工智能的辅助,可以在两三个小时内生成上百幅图像,创作者从中找到最接近想象的图像,再进一步沟通推进,效率提高了不少。
在剧集制作过程中,他们还试图使用人工智能制作片头,包括片头曲的写作以及配音等。董润年发现,AI作曲的水平很高,“虽然还不能写出经典歌曲,但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实验当中就没有难听的歌,至少和现在互联网流行歌曲的水平是差不多的,创作效率极高,给它一些关键词就能写出好听的歌。”他补充道,AI另一个表现比较优秀之处是写功能性的文案,比如讲话稿、论文等,“比如我们的片子希望突出主角在某个专业领域的能力,那这些文案都可以直接使用,看起来天衣无缝”。
不过,基于目前的生成机制,从创造力的角度来看,比如撰写对话和台词,AI的表现相对一般。“我们创作中很多有特点的、个性化的东西,未必符合我们总结出来的创作规律,甚至有的时候,按照传统的观念没有做对的地方,反而成了艺术上的新探索形式,这是现在我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不太容易得到的。”在董润年看来,目前的AI更像是一个拥有极丰富的知识、很有逻辑,但只有人类平均智商和创造力的存在。
科幻作家王晋康认为,在电影创作方面,AI代替人类,做得比人类更好,只是时间问题,他唯一不确定的是,AI没有作为个体在社会中鲜活的生活经历,这种经历确实可能会阻碍AI创作。“这并不是完全没有补救的办法。在其他方面,比如在信息量、写作技术、写作技巧等方面,(超越人类)是毫无问题的。”
董润年认同这一观点,在他看来,当算力足够强大,积累足够多的时刻,一定会产生质变,人工智能的发展绝不会止步于此。他向第一财经表示:“我相信通用人工智能将来一定会产生智慧,我也期待看到它从纯粹理性角度,综合人类所有的文学、艺术、科学的历史和知识以后,作为一个总体的人是如何思维的,它对世界的看法是怎样的,我期待看到它进一步的发展,而不仅仅只是工具。”
AI作为题材正在丰富电影的内容,作为工具提高着电影制作的效率。在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王红卫看来,它还有更开阔的前景。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技术更新,当前受众对于娱乐方式的新需求,很可能会催生一些全新的叙事艺术、叙事体验、场景体验的艺术。电影人未来适应新一代观众的需求,都要将这些变革纳入考量,AI所能解放的生产力、带来的全新体验模式,都是电影人的机会。
艺术与科学需增进交流
日本动画导演、机甲设计师河森正治创作的科幻动画系列《超时空要塞》影响了许多科幻作者。早在30年前,他就在《超时空要塞Plus》中设计了一个人工智能偶像莎朗·埃普。“当时我们制作团队跟我说,没有人会喜欢AI偶像,而现在AI偶像已经普及。AI从一个供观赏的对象变成了实际使用的东西,它的发展让我感到十分震惊。”
河森正治谈道,动画制作分为创意类工作和量产化的流水线工作,在他看来,AI可以从创造性没有那么高的部分入手,加速动画制作流程,“动画要花很多时间在绘画上,很多时候动画的制作进度赶不上现实世界变化速度”。他对AI能否拥有人类一样的感情很有兴趣,“目前主要是将数据和文字提供给AI生成内容,但影像和文字之外,比如味觉、嗅觉和触觉这些难以输入的感觉,今后能否输入给AI,看看它能制造怎样的东西,我也很期待。”
在河森正治看来,艺术家要思索AI能够做什么,更要思考AI做不到的东西,“我们不需要寻找一个来自AI的正确答案,而是AI能够做出什么好玩、有意思的东西。”河森正治希望借助AI创造出具有原创性的新角色形象,“我们之前都是用人工手绘,很多画师都是设计一些比较好画的形象,现在可以用AI技术让它呈现很多选择、更独特的设计,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做调整和修改,这也是我正在尝试的。”
人工智能的变革日新月异,从艺术到科技,不同行业的人感到“颠覆”即将到来。科学家身处其中,在振奋的同时,既有压力也感到责任,“现在AI的发展以天计算,技术迭代很集中,每一周甚至每一天我们都不敢睡觉,可能醒来之后就有新的变化了”。在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戴勃看来,今天与40年前,乔布斯收购工业光魔的电脑动画部,创立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时代有相似之处——当年,电影艺术与计算机科学的深度融合,深刻影响了当今的电影类型和电影制作系统。
戴勃与科研团队非常期待推动电影制作系统的又一次升级,但这需要时间。目前AI在电影或泛娱乐领域更多停留在灵感启发阶段,缺乏应用到实际生产流程的能力,从文生视频到真正的电影,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今年年初利用Sora生成视频《气球人》的Shy Kis团队总结了制作过程中一系列问题,比如仅依靠文字很难真正解决可控性的问题,生成的视频分辨率低、渲染时间长。由此该团队发出感慨:OpenAI在让艺术家试用Sora前,并没有考虑到真正的电影制作人是如何思考的。
戴勃向第一财经解释,AI引发电影行业的期待,但让AI真正在行业里发挥价值,离不开行业的指引。“我们做AI的毕竟不是在电影行业里工作,缺乏艺术创作的经验和理解,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只能从技术的角度做一些推断,这种推断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研发了不错的算法和技术,但在电影艺术家看来并不实用。只有AI与电影的生产流程真正结合起来,才能慢慢兑现它的潜力,形成正向循环。”
人工智能与电影的双向赋能,需要打破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壁垒。董润年也发现,目前阶段,程序员、工程师并不理解艺术和视听方面的语言,在设计时只能抓取网上能够找到的所有视觉素材进行分析总结,而做艺术创作的人又不了解设计程序时的逻辑思维,“这就需要双方沟通,互相理解对方的思维,才能够使得这种通用人工智能,更能够理解我们对视觉、对视频或艺术的需求,才有可能达成一致。”
作为AIGC数字化内容生成领域研究者,戴勃希望能和电影行业的从业者加强讨论,将现阶段的制作流程、模型和数据分享给研发团队,让研发团队更针对性地做研究和设计:“AI也经历过好几次寒冬,这一次技术迭代对AI的研究者来说很振奋也有压力,关键在于抓住机会,有实质性的推进,让它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发挥价值,而不是变成泡沫破碎。”
更多科幻影视作品正在路上
去年6月,上影节以科幻之名召集科幻电影创作者相聚,探讨科幻电影的前景与未来方向,今年则看到许多创想已经实现了从概念到项目的落地。
在推介活动现场,由松江区政府和上影集团共同发起的“上海科技影都AI创制生态中心”,宣布将通过建立影视制作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上海本地算力和云网结合的智算中心基础底座。诸多正在筹备或即将上映的科幻影视作品、科幻文学IP也公布了最新进展,呈现出类型多元、题材新颖的特质。
比如讲述未来时空中,航天员在一次返航行动中遇到危机的《群星闪耀时》,将通过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特技场景,塑造一个富有张力的未来太空世界。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科幻悬疑剧《梦之海》,讲述在未来地球上所有的地表水上升到太空,形成环绕地球的冰环,人类面临史无前例的生存危机的故事。中法合拍科幻片《瓦朗索尔1965》作为本届上影节世界首映新片来到推介现场,它根据真实事件创作,是法国著名的第三类接触事件。
根据王晋康8篇科幻小说改编的《生命之歌·王晋康短片集》以短片形式讲述8种未来人生,围绕虚拟世界、基因编辑、硅基生命、时空旅行、人工智能、外空生存等主题,对未来世界进行预演,在该短片系列中担任导演之一的仇晟也带来长片新作《比如父子》。另有青春奇幻片《教室外面很危险》亮相推介现场。
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离不开科幻文学打下的坚实基础。本次推介会还邀请了6部具有影视改编潜质的科幻文学IP原著作者来到现场,与电影人一同推动优秀科幻IP的影视化进程。
科幻作家张冉新作《止水》讲述编剧母亲与患有渐冻症的儿子之间的故事,他们尝试了一种名为“止水”的架空科技,通过深层次记忆渲染让患者在沉睡中体验剧本人生。监制王红卫认为这部作品很适合改编成电影,“它集中展现了人类对生命价值、理性和情感的思考,有着非常丰富的视觉化潜力”。
任青的科幻悬疑作品《向北方》充满东北硬冷影像气质。这部小说讲述科幻悬疑故事,伴随情感与谎言的交织,狂热者对于意识边界的设定也很有想象力。杨晚晴的《麦浪》则讲述一个关于生存空间的故事,通过描述气温变化导致的环境灾难和人类迁徙。此外,谢云宁的《穿越土星环》、孔欣伟《当爱情成为瘟疫》以及何夕的《异域》等科幻文学作品也在现场获得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