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生意经营和广告投放开始越发整体化和系统化。而变化的背后是大家逐渐意识到这样的规律:战术最优不代表战略最优,局部最优不代表整体最优。
举个例子,过去企业习惯用曝光量、点击率等指标简单评价某次投放成败。但其中潜藏着巨大的逻辑陷阱,那就是不同个体的曝光或点击最终反映到生意经营效果上可能天差地别。
比如,消费者在被广告顺利触达后完成购买,从传统视角看无论如何都是成功的。但再仔细想想,其实不然,如果消费者原本就有高度的购买意愿且品牌通过自然流量即可触达,这时通过付费广告顺水推舟完成转化,恰好意味着投放费用的无谓浪费。
正是为了帮助商家更系统地寻找增长机会,巨量千川才推出和持续优化「全域推广」这一产品。其中的「全域」代表着放弃狭隘视野,帮助企业从战略最优和整体最优的视角去推进生意经营高质量增长。
更具体地,如果我们细剖来看,可以发现它至少双管齐下实现全域增长:
首先,在微观流量层面协同「双流量」,即自然流量和付费流量。
过去,人们常常将自然流量和付费流量视为对立关系。比如,「付费流量会打压自然流量」的谣言就曾广泛流传于投手圈。
但实际上,自然流量和付费流量之间可以且必须协同:一方面,协同双流量可以让有限的投放资金花在刀刃上,避免重复触达和低效触达;另一方面,协同双流量有助于实现良性循环,让自然流量为付费流量贡献更多种子人群提升投放精度,同时,也让付费流量良好的数据表现可以撬动更多自然流量。
「全域推广」的全域一体化增效模型(One Uplift Model)就能达到这一效果。在先进技术加持下,这一模型既能让付费流量与自然流量相互感知协同,互相撬动进而放大整体生意增量;同时也可精准预估每个流量的自然和付费转化率,当且仅当自然推荐无法获得展示机会时才叠加付费竞争,以保障生意经营效果最大化。
其次,在宏观场景层面协同「双场」,即内容场和货架场。
内容场与货架场过去常被误认为是互斥关系,这导致对两个场景的经营在以往非常割裂,商家往往在团队、素材和投放等方面存在「重复造车轮」的低效问题,并导致在数据打通、链路管理和用户体验等层面潜藏隐患。
但实际上,内容场和货架场虽然看似两场、实则殊途同归。无论哪个,最终的目标都指向生意经营。所以,巨量千川在2023年推出「全域推广」,今年除直播场景外,还扩充推商品场景,重磅发布「商品全域推广」。「商品全域推广」全面覆盖短视频、商品卡、图文体裁,以「商品」作为核心要素帮助商家实现全域一站式推广,从而可以在货架与内容两个场域获取增量,补齐营销版图。
对于商家来说,这意味着真正的降本增效,只需要一套产品便能在全流量池中充分挖掘增长的可能性,实现不同场景间的充分协同。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全域推广」另一底层技术——单项目智能托管投放(One AI Campaign),借助AI技术帮助商家简化操作并对投放策略进行自动化宏观调控,基于不同场景完成自动化创编、优选素材投放和流量预估等原本繁琐的工作。
从微观上协同「双流量」到宏观上协同「双场」,巨量千川的「全域推广」产品从一开始锚定的便是生意经营与广告投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而那些在抖音上抢先尝试布局双场的品牌,也从这一变化中获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