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曾经说过,劳动使一个人的道德变得高尚,使他习惯于小心地对待劳动的工具、器械和产品,重视书籍及其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物品。
锄、锹、耙是农民的劳动工具;电脑键盘是办公室白领的劳动工具;黑板粉笔作业本是教师的劳动工具;器乐颜料泥巴是艺术家们的劳动工具。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都用自己手中的工具创造出了独特的价值,以不同的维度呈现给这个世界。作为距离生命最近的职业,医生和护士的劳动工具又有些什么呢?只有你看到的针头、听诊器吗?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小编一定让你眼界大开~
听诊器、叩诊锤、小手电筒......这些医生们随身携带的“贴身”小工具,其实代表的是争分夺秒的救治。听到有人喊“大夫”,他们会条件反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这些物件儿就是关键时刻的首要武器。救人的感觉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医生每天都沉浸在这种“时刻准备着”的感觉之中,他们的时间和脚步都是“装在兜里的”。
锤子、凿子、锯子.......看到这些冷冰冰的工具,你能想到什么?钉钉子、修桌子?泥匠、瓦匠还是木匠?其实,骨外科手术真就像是他们的结合体——一台手术,敲敲打打、拆拆装装,这些工具都用得上。在电钻的嗡嗡声与锤子的叮咚声之中,“体力活儿”与“技术活儿”缺一不可的骨外科大夫又似乎变身“艺术家”,重塑出坚硬强壮的骨骼。嗯,不想当艺术家的工匠都不是好骨科大夫。
背着20多斤重的包袱聚精会神地连续工作几个小时会是怎样的感觉?20多斤重的铅衣、铅帽、铅眼镜,它们是边“吃”射线边抢救病人的介入科医生每天的“必备装备”。穿着厚重的“铠甲”,用细如笔芯的导管导丝打开生命的瓶颈。20余斤的负重之外,是看不见、摸不着,别人躲都躲不过来的电离辐射。一台手术下来,人就像被蒸过一样,介入科医生的强壮体魄都是“高压”之下练就的。
“毫厘千钧,一气呵成,愈是细微,功夫愈精。”眼科的检查与手术更像是一门微雕艺术。眼底是一个无边无际的浩瀚世界,隐匿于内眼深部的疾患千差万别,而这些瞧起来精致可爱的小镜子就是眼科“雕刻家”们辨析的法宝。镜片之下,它们能让医生在直径仅有23毫米的眼球上“拨云见日”。而在只有几百微米厚的眼底薄弱处,这些小东西正代表着精细而纤巧的成就感。
从脉枕到小称、钵再到煎药机,这几样儿是中医最常摆弄的工具。中药房都是通过这个小称准确、精密地称量药品,再通过现代化的煎药机,为患者带来苦口却利于身心的中药。现代智慧与古典力量结合而散发出的美感在祖国医学中尽显无遗。
如果说病理、检验科的医生是“福尔摩斯”,那么这些仪器就是他们与病魔战斗的“武器”。一张张病理切片组织在显微镜下,如水墨晕染过一般,布满密密麻麻的黑点。小如芝麻的切片、小管的血液、尿样,都能放大在显微镜下与医生精准地“对话”。
点点鼠标,调调参数。X线摄影、核磁共振、钼靶等检查的影像结果就成为了临床诊治的幕后功臣。大型的仪器设备就像“时光机”,配合如侦察兵般“火眼金睛”的影像医师,在黑白世界里,他们的组合仿佛是一双透视眼,对疾病明察秋毫,能“穿透”身体揪出病变。
医生是在和疾病赛跑,跑得快不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术是否精湛。可以说,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停地学习、提高学识与医术,“追上”疾病的发展,才能做一名好医生。这份职业关系到人的生命,不可马虎。于是,在医生的办公室里,最重要的“工具”还有这些厚达几千页、外文原版的专业书籍。有些书的单本价格就高达几千元,医生们也“苦笑”:我们只好去国外网站“偷书”自己复印,还有些书没有中文版本,我们还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摇身一变竟成翻译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温计、血糖仪、注射器......这些是一名护士最基本的、每天都在接触的劳动工具。但是为了患者,小护士们还成了创新工具的“发明家”。“可移动式吊瓶架”、“长距离运送患者遮风防寒简易头架”、“康复锻炼小工具”……为了解决护理中遇到的难题,由护士构思、设计的多项小发明在市三院应运而生。在很多人眼里,护士终日奔波在病房,工作十分忙碌辛苦,她们怎么会与发明扯上关系?这还要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说起,不论是打针发药,还是喂饭擦背,护士平日与病人接触最多,病人哪里不舒服,什么东西最需要,只有朝夕相处的护士心里最清楚。
每天挥舞在医护人员手中的“工具”太多了,在这里我们只能豹窥一斑。冰冷的仪器或大或小,或重或轻,但是医生和护士却用双手和爱心让它们散发出了医疗的温度,让他们充当着医生的眼,成为护士的信使,扮演着生命的“老师”。仪器之外,最有力的劳动工具,正是医务工作者勤劳灵巧,最接近疾病与健康,能触摸生命与灵魂的双手与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