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助推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品牌文化建设的新课题、新任务。面对新形势,中铁建工集团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综合实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对标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继承“开路先锋”文化,与敦厚持重、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相融,生成了第二公司以“明德守正、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让文化融入中心,服务于中心,作为企业发展的永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以文化和品牌融合提升为主线的创新文化建设的实施背景
(一)品牌文化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1.坚持先进文化引领,为企业创新发展开路。近年来,中铁建工第二公司始终坚持“文化强企”战略,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新思路、新方法,持续推动企业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
2.坚持文化创效,发挥文化多重属性优势。公司切实将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紧密融合,形成了相互指导、互为增强的良好局面。大到业务拓展投资逻辑,小到日常工作细节,企业文化既是内生动力和指导思想,又是评判标准和指导工具,在公司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发挥着引领前进方向、凝聚人心力量的重要作用。
目前,企业规模的扩大,稀释掉既有文化的传播能力和创效动能,文化建设需要品牌力加以巩固并切释放新的动能。
(二)品牌创效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1.打造世界一流的国有品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面向未来竞争的必然选择。
2.品牌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赢得市场辨识度,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矛”和“盾”。品牌是企业塑造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基石,在产品和服务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品牌它所包含的价值、个性、品质等特征都能给企业带来重要价值。因此需要加强品牌管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更大力量。
(三)文化和品牌融合提升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1.文化与品牌的融合提升是“切实之策”。企业文化和品牌都是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素,对“战略实现”和“战略落地”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两者都是塑造企业影响力、控制力、领导地位的有力武器,两者合力作为,相互借力,是实现“国内一流建设服务商”愿景的切实要求。
2.文化与品牌的融合提升是“经验之谈”。文化与品牌融合提升的乘数效应,是公司多年来在市场经济中摸排滚打得出的一条宝贵经验,在企业品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有意识持续深入地文化引导、文化宣贯、文化传播、文化激励使企业品牌地位固化,两相融合,美美与共,获取较好成果。
二、以文化和品牌融合提升为主线的创新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以坚守国企担当为导向,做好文化建设和品牌战略的顶层设计
1.将企业文化和品牌融合提升写入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全面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铁建工二公司在充分研判企业内外部环境,深入分析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后,科学严谨地编制了《中铁建工集团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并将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工作及相应的战略发展目标作为独立的章节和版块进行规划。“十四五”期间,公司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文化的基础上,以坚守国企担当为导向,以对标世界一流为目标,结合企业发展历史,持续梳理企业文化发展脉络,深度提炼企业品牌特性特质,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系列化的“攀登者”文化及成果和品牌理念,通过文化传承和品牌传播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2.形成特色鲜明文化体系并转化为具体实践。“十三五”期间,中铁建工二公司以骄人业绩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这背后离不开文化的引领作用,在充分总结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公司在四届六次职代会暨2021年工作会上,发布中铁建工二公司全新文化理念,确定“明德守正、价值创造”为企业核心价值观、“敢想敢为、善作善成”为企业作风,为进一步传承开路先锋文化、开创建功新篇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3.注重文化浸润“程”“果”。在企业文化引导、融入、执行、落地的过程中,以实施主题文化工程为抓手,以品牌形象提升为重点,以文化践行落地为目标,推动载体结合,对内对外媒体联动,着力提升文化引领力和品牌传播力。
(二)以赋能经营生产为前提,铸造文化和品牌融合提升的战略根据地
1.建立文化和品牌传媒中心。公司组建文化和品牌传媒中心,全力打造内外宣传“两个平台”。
一是丰富形式平台:持续丰富健全宣传媒体矩阵,通过搭建企业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官方抖音号、视频号、头条号等“融媒体”宣传矩阵,全方位展示企业形象;
二是强化内容平台:创建“攀登者”典型宣传文化品牌,制作《攀登者》原创MV,发挥典范示范作用;拍摄建党百年主题MV《星辰大海·建工筑梦》《牵手关爱七彩假期》小候鸟爱心暑托班纪录片,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打造文化和品牌管理团队。公司设置独立运行的企业文化部,专门负责文化和品牌管理工作;在二级分公司的综合办公室设有专职文化和品牌管理岗;建立了公司总部机关各部门——分公司机关各部门——项目部三级的信息通讯员体系;在重点党支部设置党群专员岗,协助党支部书记开展文化和品牌管理工作;公司现有各级文化和品牌管理人员合计超200人。为全面提升文化和品牌管理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公司制定定期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内训和专家外训。
3.建立管理办法和考核激励机制。明确工作方向,尽力管理办法。规范工作流程,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项目大型活动组织流程的通知》《关于统筹组织公共关系类会议活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荣誉奖项归口管理的通知》《综合创优管理办法》等流程规范。
加强考核激励,强化人才建设。对于在文化和品牌管理宣传方面表现优秀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公司进行大力表彰和奖励,“十三五”以来,共计表彰先进单位29个,先进个人39人。
(三)以国企三大属性为核心,充分发挥文化力量和品牌效应的积极作用
长期以来,公司坚持党的领导,重点围绕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三大属性”,促进文化和品牌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企业提质增效。
1.围绕政治属性,强化国有企业政治本色。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建设,推动党建和文化建设、品牌提升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将文化建设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协同推进文化创新品牌创效。
2.围绕经济属性,推动实现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公司大力开展创先争优、企地共建、品牌宣传、属地化管理等工作,强化文化与品牌的链接。持续加大综合创优,积极融入地方管理,公司党委、工会、团委、济南分公司团委成功列入市直管理,成功加入中国品牌创新发展联盟、山东省企业联合会、驻青国企党建研究会等社会组织。持续深化企地共建活动,积极参与承办当地大型展会、活动。参加第三届山东省城市建设博览会、业协会“提升工程质量创建精品工程”经验交流会;承办中施企协工程建设行业绿色发展大会、2021年国家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专家委员评审会。系列会议、活动的参与和承办,全面展示了公司良好形象,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均得到大幅提升。
3.围绕社会属性,通过公益事业助推企业文化和品牌价值提升。近年来,山东公司通过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不断投身公益事业,持续培育志愿服务品牌,用心打造志愿服务队伍,企业文化和品牌通过公益事业在社会层面广泛传播。
一是与共青团青岛市委和青岛市住建局联合打造“牵手关爱 七彩童年——建设工地小候鸟驿站”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连续6年开办“牵手关爱 七彩童年——建设工地小候鸟驿站”爱心暑托班,开展各类活动830余次,服务留守儿童650余名,间接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约2000人,目前已成为全国建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之一,并在山东省进行推广复制,对企业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二是创新设立“益路童行 结对帮扶——建设工地暖心驿站”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关爱青年成长行动。活动开展2年来,累计结对帮扶100余名青少年,荣获2021年度“青岛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获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朝闻天下》等栏目点赞。
三是成立“筑梦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抗疫救灾和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筑梦志愿服务队”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两年获“青岛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企业品牌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品牌形象与国家形象密切相关,国企品牌的国际化过程,也是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魅力、价值观和话语权的过程。国有企业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品牌,才能担负起经济发展“压舱石”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