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燕 见习记者 牛朝阁 | 山西报道
中部地区以全国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数量,创造了约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区域发展格局中,中部“脊梁”的地位举足轻重。
作为中部六省之一,山西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6月初举行的中部投资促进推介会中部六省省长对话环节,山西省省长金湘军描绘了山西的路径:
“作为资源型省份,山西将坚定向新、向效、向绿而行,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深化全方位转型的总牵引,深度对接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赴山西多地采访调研,看一看“奋勇争先”的山西正在如何谋求高质量发展。
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
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这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重大使命。
“我们认真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大胆先行先试,努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奋力打造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我们就是要以实际行动,不当煤老大,勇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伟在国务院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山西专场上说。
发挥好煤炭“压舱石”作用
500多米深的煤矿井下,巨大的无人采煤机正在缓缓移动。地面的另一侧——常村煤矿生产控制指挥中心内,近百平方米的屏幕正显示着井下数百传感器实时传输的数据,工作人员正通过这些数据监测井下的智能采煤机运行情况。
“煤矿井下智能化设备的推广,是为把工人从危险环境中解放出来,同时降低其劳动强度。”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机电中心主任张超华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目前常村煤矿采用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常态化智能少人开采模式,实现固定岗位常态化无人作业,减人提效增安成果显著。
常村煤矿是山西煤矿加快步入智能时代,提升兜底保障能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西在煤矿智能化领域积极探路,率先实施智能煤矿地方标准,推动煤矿因地制宜加快智能化改造。记者从山西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处了解到,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已建成128座智能化煤矿、1521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共有3200处硐室实现无人值守,所有重要作业地点实现无监控不作业。
“随着5G入井,智能化采掘、AI无人巡检、AI分析预警等应用越来越多,使用智能设备后,采煤工效大幅提升,生产能耗也降低了。试点启动以来,山西省在煤矿智能化领域积极探路,率先实施智能煤矿地方标准,推动煤矿因地制宜加快智能化改造。”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秦志琴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能源保供中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供应保障基地之一,山西加快释放先进产能,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以煤炭的“稳”和“增”为全国大局作出了贡献。
山西省能源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山西省煤炭产量完成13.78亿吨,以长协价保供24个省份电煤6.2亿吨,增量、总量取得两个全国第一。外送电量达到1576亿千瓦时,比2019年增长了59%,保障23省市区电力供应。煤炭先进产能占比从2019年的68%提升到了80%。
与此同时,煤电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十四五”前三年,共淘汰落后煤电机组245万千瓦,完成现役机组“三改联动”6303万千瓦,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煤电机组“半壁江山”。
在潞安集团常村煤矿调度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采煤场景,井下的安全生产状况和设备的运行状态一览无余。受访者|供图
努力将煤“吃干榨净”
除了燃烧,一块煤还能变成什么?
经过不同的加工方式,乌黑的煤炭可以生成天然气、甲醇、烯烃、聚乙烯等,也可以变成塑料、纺织品等。近年来,山西省在提升能源兜底保障能力的同时,通过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延伸煤炭产业链,讲述着一块煤的“变身记”。
在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的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煤炭从这里被送入华盛的炼焦炉。在烧制焦炭的过程中,产生的焦炉煤气经充分分离利用后,剩余工业氢通过管道运输进入提纯装置,以每小时2000立方米的速度化身为高纯氢。
“这套制氢装置每天可以生产高纯氢4.8万立方米,年产量可以达到1752万立方米,现在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生产的高纯氢仍然供不应求。”美锦能源氢能事业部山西区总经理马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新的制氢装置正在安装建设,二期投产后高纯氢产能将达到每年1.49亿立方米。
在美锦华盛加氢母站,每12小时就有1吨氢气入站,可满足近100台氢能车能源供应。目前,山西全省已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余辆,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5万吨。高纯氢产能3.1万吨/年,建成加氢站22座,初步形成“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
煤炼焦的副产品不仅可以变成氢气,还可以变成尼龙,应用在服装面料、缆绳、降落伞等常见的物品上。
在山西潞宝兴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中正源源不断地拉出洁白无瑕的成束细丝,这就是尼龙6短纤维。它是由煤炼焦以后产生的焦炉煤气和苯,经过干燥、吸附、反应、合成等16道工序生产出来的,被广泛应用于服装材料、军工用品、航空材料等方面。
“通过把焦化粗苯转化为尼龙6短纤维,过去论吨卖的煤炭、焦炭,变为论斤卖、论克卖的精细化工材料,真正把焦炭做成副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做成主导产品,产品大幅度增值,最终让煤炭变了色、升了值。” 兴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经理张庆伟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为进一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2023年1月1日,《山西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进入规范化、法治化新阶段。
从传统到精细,从低端向高端,从单一到集聚,在推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的路径中,山西努力将煤“吃干榨净”,建立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新样板。
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的拉晶车间内,原材料多晶硅在该设备内经1450℃左右的高温加热熔化、拉棒,形成一方830mm的单晶硅棒。再经过100多分钟的加工运转,最后变成4580片硅片。这些硅片,正是光伏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成千上万的光伏板覆盖在如今已满是绿色植被的采煤沉陷区,源源不断地将绿色能源送入电网体系。
山西是全国电力外送基地,承担着向北京、河北、江苏、湖北等地外送电力的任务。近年来,山西紧抓能源转型窗口期,持续增强电网输变电能力和新能源汇集能力,提升晋电外送的“含绿量”。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的数据显示,试点启动时,山西风光新能源装机刚刚突破2000万千瓦。经过5年快速发展,到今年4月底,山西新能源装机已超过52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绿电外送规模全国第一。
近年来,山西积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一方面高标准建设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电力外送基地和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增强能源兜底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加快新能源和传统能源深度融合,推进风电、光伏、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开发利用,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记者了解到,随着煤炭增产保供持续推进,山西省充分挖掘煤矿增产潜力,实现产能、产量大幅提升。但由于煤矿持续高强度生产,部分煤矿不同程度出现可采储量有限、采掘接续紧张等问题,一些煤矿资源逐步枯竭面临关闭退出,进一步加大了持续增产保供难度。因此,对于山西来说,加快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不仅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发展的基石。
煤炭之外,山西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去年,山西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达145.9亿立方米,较2019年增加一倍多。
如今,山西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能源供给水平全面提高。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制的19兆瓦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刷新了全球最大单机容量的纪录;美锦能源作为国内氢能的头部企业,已经完成了全产业链布局。同时,山西在能源领域布局建设了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38家省重点实验室、33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和10家新型研发机构。
眼下,山西正在以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加快建设“五大基地”(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非常规天然气基地、电力外送基地、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深入推进能源领域“五个一体化”(煤炭和煤电一体化、煤电和新能源一体化、煤炭和煤化工一体化、煤炭产业和数字技术一体化、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统筹做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和综合储运。
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山西一季度GDP总量540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34亿元。其中,煤炭工业下降2.8%,煤炭产量同比下降了18.9%。
山西是产煤大省。2023年,山西煤炭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61.8%,占GDP比重达到26.5%,摆脱“一煤独大”的产业困局,对山西来说任重道远。
由“一煤独大”到“多业支撑”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由“一煤独大”到“多业支撑”转变,是山西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1年,山西省政府印发的《山西省“十四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指出,长期以来,山西“一煤独大”、“一股独大”和创新不足问题严重制约着山西工业转型发展。其中,“一煤独大”挤占了新兴产业发展空间,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汇聚高端要素资源实现快速发展。“一股独大”(全省规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占比大)不利于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减弱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受制于“一煤独大”“一股独大”,山西创新投入偏少现象长期存在,山西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均排在全国靠后位置,“创新不足”将放缓一流创新生态构建步伐。
为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山西省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十四五”期间,全省累计压减粗钢产量345.8万吨,关停4.3米焦炉产能4710万吨,相比国家要求提前两年全部关停4.3米焦炉,全省炼铁、炼钢、焦化先进产能分别提高到60.5%、57.3%、96.6%。
另一方面,山西省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2021—2023年,全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达15.2%,占制造业比重从2021年32%逐年上升至2023年44%。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营收稳定在千亿以上,新能源汽车、现代消费品等百亿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高速飞车、量子信息、绿色氢能等未来产业稳步推进。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太重轨道交通已建成全球唯一的轨道交通用车轮、车轴、齿轮箱及轮对的全谱系全系列全流程研发制造基地;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套“煤海蛟龙”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不仅可解决掘进、支护、运输不能平行作业的世界级难题,煤矿掘进工作效率还能提高2~3倍,人员同时减少2/3;由太钢集团生产的“手撕钢”,是全世界最薄的不锈钢,厚度只有0.015毫米,相当于普通A4纸厚度的1/6。太重集团制造的550吨起重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铸造起重机。
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山西出台多项政策措施,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全省累计培育有效期内的创新型中小企业45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9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6家,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民营经济比重进一步加大。
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
今年1月,由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牵头的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简称“高速飞车”)全尺寸超导电动悬浮试验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高速飞车试验基地成功完成。
高速飞车结合了航空航天技术和地面轨道交通技术,目标是实现轨道列车的超高速“近地飞行”,设计时速达1000公里。也就是说,未来北京到上海,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抵达。
“坚定向新而行,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就是锚定新质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重点在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化、新型能源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在国务院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金湘军表示。
为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助力山西省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山西举全省之力打造了“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通过汇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堵点。
“入驻团队和企业,不出大楼就能享受从工商注册、税务办理、公章刻制、银行开户到招商政策解读、投资项目审批的一站式全代办服务,满足了企业基本需求。”国投晋创谷(太原)发展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建鹏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作为晋创谷的先行区和示范项目,“晋创谷·太原”于2023年底正式挂牌,目前已签署入驻企业93家。
今年年初入驻“晋创谷·太原”的山西华智电网防冰除冰科技有限公司,由太原理工大学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的输电网防冰破冰团队建立,其研发的输电网防冰除冰设备主要用于防范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引起的电网大面积停电,是一种服务于电网安全的刚需产品。研发团队带头人王磊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入驻 “晋创谷·太原”后, 在公司注册政策解读、资金扶持方面享受到了不少帮助和便利,对于他们这样由科研团队组成的初创企业来说十分关键。
主攻水处理新材料、新工艺和智能装备的水清华(山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在今年入驻了“晋创谷·太原”。总经理金玲仙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选择这里主要是看中“晋创谷·太原”即将建成的生产基地。与别的“孵化器”比起来,“晋创谷·太原”不仅在技术研发阶段给予支持,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助力美丽中部“绿色崛起”
山西,素有“华北水塔”之称,是京津冀的水源涵养地。近年来,山西省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截至2023年底,山西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64.58%,人工造林规模连续3年全国第一,黄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达到9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6.4%,美丽山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泓清水入黄河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纵贯山西南北,全长716公里,流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由于流域内过度开发,汾河生态曾经遭受很大破坏,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为了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山西全流域、全方位、全系统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从跨流域调水到设立保护区涵养水源,从城镇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到城乡黑臭水体整治,从工业园区废水深度处理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从河湖生态化修复治理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坚持“一断面一方案”系统治污,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
“全省‘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共有285个工程,截至今年6月底,已开工234个。”山西省“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专班办公室综合组组长郝维敏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共涉及包括太原、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6个市59个县,投资逾千亿元。面对工程数量多、资金投入大、涉及市县范围广的实际挑战,工作专班多方统筹、治管并重,针对性解决工程推进中的难点堵点。
位于山西运城的稷山县翟店工业集聚区,注册有多家纸包装企业,生产中产生了大量污水废水。为解决废水排放问题,当地引入了污水识别系统,通过监测每家企业排放污水各项指标,给各家产生的污水录入“指纹”,一旦超标污水流过进水口,监测设备就会根据污水信息,快速锁定排放企业,从根本上解决废水排放问题。
在吕梁市文水县,针对传统畜牧养殖产业产生的粪污难题,当地通过引进科技创新公司,配套建设分布式粪污预处置站和深加工处置中心,将畜禽粪污加工成农家肥和生物质清洁燃料,实现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当地生态保护的“老大难”问题。
郝维敏对记者表示,“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开展以来,汾河水质得到了有效提升,2022年和2023年,汾河太原段6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已经连续两年全部达到Ⅲ类水质以上的优良水体。
绿色低碳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山西晋中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甲醇重卡总装车间,一辆辆甲醇汽车在这里生产并销往全国各地。自2022年全国首条年产1万台甲醇重卡生产线投产以来,山西省甲醇汽车共线产能已达到20万辆。
甲醇重卡、醇电混动轿车、甲醇清洁取暖锅炉……在山西省晋中市,随着甲醇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醇、运、站、车、捕”的全链条甲醇经济新生态基本形成,正在全力打造千亿级甲醇经济高能级产业版图。
发展甲醇产业,是山西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西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消费模式,连续5年完成能耗双控目标,“十四五”前三年全省能耗强度累计下降约10.9%、完成进度全国第二。
“十四五”前三年,山西省煤炭消费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持续下降;节能降耗成效明显,2023年全省能耗强度降低率位列全国第一方阵。能源领域碳减排力度不断加强,2023年实现利用量30亿立方米,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500万吨。
不过,在向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过程中,山西省仍然面临诸多不足。
秦志琴认为,当前山西省面临的主要不足有三点,一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二是城市建设、产业转型项目中的重复投资、投资效率低等现象较多;三是产业结构中煤炭产业的比例仍然较高,工业链条较短,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品较少,个别大型工业企业亏损较明显。
“在传统工业化阶段,山西省形成的资源型经济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仍然较为明显,工业韧性不足,工业链条中缺乏高端制造业发展,缺乏与时俱进的体制机制。”在谈及上述问题的根源时,秦志琴这样说。
寻迹中部地区崛起文化密码
三晋大地,表里山河。作为拥有众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省份,山西出土了迄今已有4000年的陶寺遗址,保留了应县木塔、永乐宫、广胜寺等国宝级古建,记录着中华文明的传承脉络。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山西省文旅厅了解到,山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有不可移动文物5万余处,现存古建筑约2.8万处,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其中元代及元以前木构古建筑509处,占全国的80%以上;已公布革命文物名录1150处,是全国与八路军、红军东征有关文物遗存较完整、丰富的省份。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并进
面对如此浩瀚的文化遗产,在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同时,山西也在加快做好文化遗产工作,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从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到《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省级协调专项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典型案例及工作亮点集中宣传推介方案》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出台……山西正努力探寻着、塑造着文化传承发展的地方样本。
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曾处在煤矿聚集区,运煤车带来的二次扬尘一度给大佛披上了“黑袈裟”。为科学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当地多管齐下,一方面加强石窟周边环境治理,另一方面借力先进技术,数字赋能文物保护工作。
“今年1月至6月,云冈石窟共接待游客161.8万人次,同比增长54%。山西省深耕文旅赛道,让文旅市场迎来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也为我们云冈石窟引流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云冈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何建国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据何建国介绍,已建成的“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是国内文博系统首家基于文物数字资源的先进运算与数据储存中心,未来几年将对云冈石窟造像、壁画进行全面的扫描和数据处理,为云冈石窟保护和云冈学研究工作提供多方位的支持。
新模式、新名片助燃文旅新热潮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更好地向外界展示山西的文化遗产,6月中旬,山西省文旅厅与主播董宇辉及团队“与辉同行”合作,走进运城、临汾、晋中等地,以直播的新模式向外界展示山西古建的魅力。4天累计销售总额超1.68亿元(不包括文旅产品),全网总播放量达6亿次。
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山西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透露了自己的“小目标”:到2025年,文化和旅游业保持中高速增长,文化旅游市场规模跨过万亿。为了实现这个“小目标”,山西省也在积极开拓“新客源”“新景区”。其中,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省会太原,正在将“歌迷之城”打造成自己的新名片。
今年4月,太原市发改委、市文旅局、市财政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文实施《支持演唱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下称《措施》),提出要做大本市演唱会经济,加快建设“华北地区重要演艺中心”,打造“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
山西省文旅厅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去年一年,山西省总共举办了近20场次大型营业性演出,现场观演人次将近50万,其中约有70%的观众来自山西省外。2024年,演艺经济持续发力。截至2024年5月,在太原市完成报批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总计11个、18场次,总计拟发售门票约50万张。
“跟着演出去旅行的消费场景释放出巨大潜力,文旅热度持续高涨,消费市场火爆,演出活动安全祥和。”山西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