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一响,燃炸全场……7月27日下午5点,“唢呐村的事”在抖音直播间准时开播了,几位民间艺人各展其能,在直播间为网友们演奏出一首又一首耳熟能详的乐曲,开播不到半个小时,便吸引了超10万人点赞,直播间里同时在线人数最多时候更是超过万人。
不同于其他才艺主播精心搭建的直播间,“唢呐村的事”的直播间设在一农家小院里,背景就是一面红砖墙,而参与直播的艺人则都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马庄村村民。这个村子里200多户人家,家家都会吹唢呐,因此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唢呐村。
疫情之下,他们的演出陷入暂停状态,临时取消成常态。在不少村民放下乐器纷纷转行之时,村民马春风注册了抖音账号“唢呐村的事”,将唢呐演出搬进了抖音直播间,直播仅3个月,便受到20多万网友关注,获赞70余万,有网友在直播间评论称,这才是“国潮”新的打开方式。
演出减少后 唢呐村民间艺人纷纷转行
在村口地头,随便拉住几位老乡,上一秒还在干农活的农民,下一秒扔下锄头拿起唢呐和笙等传统乐器,就能熟练的演奏起来。
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在“唢呐村的事”的直播间和短视频里。不少关注“唢呐村的事”的网友都充满着好奇,这个村的村民怎么都这么牛。
“唢呐村的事”抖音账号的主人,就是在视频里总是到处拉人表演的平头男人,名叫马春风。每当有网友好奇这一问题,在直播间里,马春风都会不厌其烦地向网友推介自己的家乡。
“马庄是个只有二百多户人家的自然村,与很多村不同的是,我们村85%以上都会吹唢呐等,基本上每家都是一个小的演出团。农忙的时候大家拿起锄头在田地里忙碌,农闲的时候则是吹着唢呐走南闯北。”在谈起这些的时候,从小就跟着父辈学习唢呐的马春风言语中透着自豪。
据马春风介绍,马庄自古就有吹唢呐的历史,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将唢呐信手捏来,高奏一曲。随着知名度的提高,马庄成了远近闻名的唢呐专业村,村民们经常受邀在外面演出,收入情况也不错。早在10多年前,该村就被命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村”和“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村”。
“之前最繁忙的时候便是春节等节假日,演出多的根本接不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唢呐演奏的市场越发黯淡,演出机会大大减少,尤其是这几年,受到疫情影响,我们的演出陷入暂停状态,临时取消成常态。”马春风告诉记者,迫于生计,村里不少艺人这几年都纷纷转行了。
演出搬进抖音直播间开辟“第二舞台”
这几年,年轻一辈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学吹唢呐的人越来越少。
从艺30余年的马春风,看到整个村子的唢呐匠们都闲了下来,没有演出,老乡们一身功夫无处施展,马春风心里滋味别提有多难受。
和不少村民一样,马春风也想过转行,但他还是选择了坚持,因为这已成了刻在他骨子里的DNA。看着乡亲们三三两两坐在田间地头,他想:为什么不开个抖音呢?
于是,2022年1月,“唢呐村的事”抖音号就这样诞生了,接触到抖音后,马春风在直播间找到了唢呐演奏的新舞台。
在三个月之前,“唢呐村的事”还开始了抖音直播。直播间就设在马春风父亲家的小院里,一张红毯铺在地上,摆放着几把老旧的椅子,就是舞台,背景则是一面红砖墙。
在直播间里,观众的每一条留言,他们都会认真去看,马春风表示,每次直播,他们没有固定的节目单,如果有网友留言报出想听的歌曲,只要网友点歌,他们都会在直播间里给大家演奏。
将演出舞台搬进抖音直播间后,带给马春风和乡亲们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想不到。
马春风告诉记者,他没有想到,互联网上会有这么多人喜欢看乡亲们吹唢呐。“以前我们下乡去演出,多的时候观众也就几百人,但在抖音直播间里,每次直播都有不少网友观看,多的时候有好几十万人,这是之前不敢想的。”
如今,“唢呐村的事” 这个从2022年1月才开始更新的抖音号,已经拥有了20多万的粉丝。
众多网友打赏支持 民间艺人有了新收入
今年47岁的马春风,个子不高但结实精干,一张方脸上总是笑容喜庆,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在坚持每天直播的背后他有多么的不易。
“在最开始做直播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门道,”马春风告诉记者,最开始就是拿着一个旧手机,也没有任何的收声设备,更没有精心选择的布景,就是找了父亲家房檐下的一个角落,搬了几把凳子。
一开始,马春风四处游说村里的人去参加他的直播,好不容易说动了几个跃跃欲试的老乡,但老乡们到现场一看,除了马春风站在院子里,其他啥也没有,又摇摇头走了。更多的乡亲们并不理解马春风,也不理解抖音直播有什么用,只觉得是一件很耽误干活的事情。
马春风只能自掏腰包去留下这些乡亲演员,有时候是请吃一顿饭,有时候是送点小礼物,在村里说了一圈,才凑齐了一个六七人的直播队伍。
而随着直播的进行,渐渐地,大家对直播的态度变了,面对如此热情的网友,大家都很是激动,他们没有想到传统艺术和网络传播接轨后,会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不仅获得了70余万网友的点赞,更获得了获众多网友打赏支持。
直播以来,“唢呐村的事”收到的打赏收入能抵过去一个传统唢呐艺人在线下表演一整年的收入了。马春风每个月农历十六会把这笔钱提现,封存到一张卡里不动。
马春风说,目前还没想好,怎么好好利用这笔收入反哺他的直播事业。
开启“国潮”新打开方式 慕名学艺者接踵而至
对于马春风的坚持,虽然妻子杜小艳嘴上埋怨,但还是支持着丈夫的唢呐直播事业。因为他知道作为商丘市“马氏唢呐制作工艺”的非遗传承人,与其他村民相比,他的丈夫马春风身上多了一些要把唢呐发扬光大的责任感。
在每场直播演出中,杜小艳都是所有人中最辛苦的一个,她和丈夫一起一人一支唢呐演出,还在吹唢呐的间隙,对着镜头不断说话、表演、引导大家点点关注,以保证直播间没有一刻冷场。不仅是马春风的爱人,他的弟弟和父亲也都加入了他的直播队伍,成为固定成员,他们也每天固定在线上直播。
他们的用心演出,换来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新知音。每天还未到点,便有不少粉丝发来信息催促赶快开启直播。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网友涌进了“唢呐村的事”直播间,他们不仅点赞,也有专门打电话来邀请他们去演出的,甚至还有不少网友向马春风发来信息想跟着他学艺。有网友在直播间评论称,这才是“国潮”新的打开方式。
通过网络让这门传统艺术被更多人看见和喜欢,这是吹了几十年唢呐的马春风从未想到过的。事实上,不仅是马春风,和他一起直播演出的家人和村民们,也都有着相似的感受,虽然直播间没有外出演出时的舞台大,但小小的手机评比连接的观众数量和分布广度,确是以前演出时所不能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