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利津市怀亦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列表
新闻列表
  • 暂无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王女士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孩子满嘴“网梗”,引导他们“好好说话”,我们能做些什么?
新闻中心
孩子满嘴“网梗”,引导他们“好好说话”,我们能做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4-11-09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近年来,各类网络用语日益盛行。对于网梗,孩子需要引导,成人更需要思考。让孩子“好好说话”,家长要为他们创设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今天让我们来看一下,一线老师们如何帮助孩子厘清网络用语,识别“网络烂梗”,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梗。↓↓↓
网络时代出现“网言网语”很正常,但“网言网语”不等于奇言怪语,更不等于胡言乱语、污言秽语。网络信息瞬息变化,作为教师要经常以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去滋养学生,品味用词之精妙,感悟汉语言的魅力;然后通过训练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和表达,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美的世界的窗口。当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后,自然对网络上繁杂的流行语有了很好的抵御和判断能力。

作为一线班主任,我们有义务与责任帮助孩子厘清什么是健康的网络用语,什么是毫无营养的“网络烂梗”↓↓↓

孩子满嘴“网梗”,引导他们“好好说话”,我们能做些什么?

面对班上41个孩子,我专门上了一节班队课,主题是“孩子,擦亮你的眼睛”

课中的第一环节是“我来找茬”,出示课前从学生那儿收集过来的网络用语,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把用语分成“积极向上的网络语”和“低俗不健康的网络语”两类。交流中,可以发现班上有很多孩子其实并不了解那些网络语言的真正意思,纯粹是抱着好玩、跟风模仿的态度去说这些不健康的语言。

第二环节“它们伤害了我”中,我将有关“网络烂梗”危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直观的案例让学生第一次直面恶俗语言给人带来的伤害,孩子们一个个抒发真实的内心感受,发出了“向网络烂梗说不”的声音,并纷纷给故事中受伤害的小女孩写下了“安慰鼓励的小纸条”,贴在了黑板的那颗爱心上。“可可姐姐不要难过!我们都会支持你!”“可可姐姐,感谢你勇敢发声,向用恶俗网络用语攻击你的坏人说不!”……在一次次去粗取精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低俗网络用语的危害。但对学生审美意识与价值观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批判上,更要进行美的感知与鉴赏。

第三个环节“语言的能量”,我从报刊新闻上截取了一些正确使用“网络用语”的报道信息,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这样使用网络用语有什么好处?你觉得日后你会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用语?

美的教育更多需要正向引导,一节班队课只能在学生的认知上给予冲击与引领,而如何科学规范地引导网络用语则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

文/温小欧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墩路小学

学生爱说“网梗”这事儿,作为学校和老师,我们既不能反应过激,一味地批评指责来强行纠正,也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学生形成不良的语言习惯,要加强教育引导,与家长共同努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梗。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推进↓↓↓

一、明确认识,学会辨别“烂梗”

组织学生收集整理网络梗,再采用班会的形式,对这些梗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让学生们对这些梗真正的含义、起源和背后的文化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将这些梗分为“恶俗烂梗”“普通梗”和“文化梗”,对于第一类要坚决远离,可以采取《班级文明语言公约》的形式,让学生们互相监督,拒绝不文明发言;

对于第二类要淡然处之,争取听过算过,不去使用、扩展;

对第三类要进行发扬,让学生明白在何种场合使用比较合适,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魅力,体现其文化内涵。

二、文化熏陶,领略语言魅力

网络梗往往有通俗易懂的特质,与规范化的语言表达会有较大的不同,因此想要从源头上限制恶俗烂梗的传播,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化底蕴。

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规范学生用语,鼓励学生多接触文学名著、散文诗词,带领学生领略中华语言的意蕴和优美,使学生胸藏文墨,自然而然地形成用语规范。在学生能辨别网络梗的好坏、初步形成语言底蕴后,鼓励学生积极创造正能量、向上向善的新“梗”,使学生在语言使用上更加乐观积极。

三、家校共建,营造清朗环境

在学生形成良好用语习惯的过程中,仅有老师的教育引导远不够,需要家长配合来补齐那缺失的另一半。

首先,很多学生对网络梗的第一印象,来源于家长观看短视频及对“网梗”的使用,家长应当以身作则,自觉控制自己对电子产品的使用,避免在孩子面前满嘴“网梗”,用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引导孩子。

其次,家长应当对学生在校在家的状态更加关注,如果发现存在“网络梗”滥用的情况,要及时与老师联系,家校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最后,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参加课余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其他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逐渐摆脱对“网络烂梗”的沉迷。

文/施燕萍

湖州市吴兴区仁皇山小学

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老师,我在课堂上时不时会听到流行于小学生群体的“网梗”甚至“烂梗”。可当我认真询问孩子他们所说的话是什么含义时,他们却沉默不语。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梗”,我认为教师和家长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深挖“网梗”,探究其含义

孩子们在选择使用网络用语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盲从性,他们并不清楚网络用语的来源、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带孩子们查找资料,深入挖掘并正确辨析“网梗”,加深他们对网络用语的客观理解。

二、共读诗词,品语言魅力

“网言网语”在短视频等媒体的加工和传播下逐渐低俗化,严重危害孩子们的思考力和表达力,导致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下降。因此,我们可和孩子们共同品读中国传统诗词,让他们学会用更加优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以身作则,聚榜样力量

孩子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因此,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起积极正面的形象,并且齐心协力共同保护好孩子至纯至善的内心世界。

文/黄颖颖

桐乡市崇德小学教育集团语溪小学

孩子们说“网梗”,往往是因为有趣好玩,在流行中又带有社交属性,所以孩子们常常一传十地传开了,会说会玩“梗”,孩子们互相之间非常容易拉近距离。但由于孩子们的辨别能力不强,所以出现一些“网络烂梗”,孩子们也就不加鉴别地接受了,但这样的语言不适合正在成长中的孩子。

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可以选择给孩子力量,打败“烂梗”↓↓↓

一、培养孩子鉴别与筛选的能力

在孩子使用这些流行语的时候,并不一定了解这些词的“源头”在哪里,如果在孩子们胡乱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时候,一刀切,不准孩子说,可能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且日常生活中想要关闭所有渠道也并不现实。

不让孩子接触,不如让孩子有所鉴别,有所筛选,让孩子们了解这些“梗”背后的意义,孩子们自己也会有所选择。在孩子们首轮“筛选”后,教师和家长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一些低俗、无趣甚至侮辱他人的网络流行语,就该果断引导孩子拒绝。

二、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预防和筛选的同时,丰富孩子的语言才是治本之策。让孩子学习和使用优美准确的表达方式,培养孩子对汉字语言的语感。这样,当他们碰到网络流行语的时候,就能发现能表达相同意思的语言还有很多,汉语言的博大优美,无论老幼都会被打动,而网络流行语则会显得苍白无力。

三、多方合力引导孩子合理用“梗”

使用“网络烂梗”绝对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但接触了这些“烂梗”的孩子,不应该打上“错误”的罪名。就像犯错的并不一定是坏人,我们的孩子说了“烂梗”,不一定就是“烂人”,如果社会各方力量能引导孩子们有所筛选,合理使用,可能会是更好的方式。

文/房丹丹

绍兴市柯桥区柯岩中心小学

“心在跳是爱情如烈火,你在笑疯狂的人是我……”一边大声唱热歌,一边挥舞双臂,因为爸爸接送时迟到了,就大喊“我服了你这个老6了”……

我在幼儿日常活动中经常捕捉到幼儿说“网梗”现象,为此,我想了不少针对性的办法↓↓↓

一、源头遏制,规范举止

幼儿家长大多是80后、90后,本身也是思维活跃、富有个性的年轻一代,在日常的生活中也经常会使用很多网络语言。家长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我在家访中针对幼儿说“网梗”的现象,提醒家长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自己少用、不用那些不文明、庸俗、暴力的网络用语,并在孩子出现类似行为时及时提醒。

二、边玩边学,巧妙用梗

“在小小的池塘边挖呀挖呀挖,一不小心脚一滑,溅起了水花;小小的手在水里,拍呀拍呀拍,大大的声音,没有人回答……”暑期溺水事故不断发生,针对溺水现象,我和孩子将热门网红歌曲《花园种花》改编成防溺水儿歌,将幼儿玩“网络梗”的热情转变为教育的契机。

三、积极教育,正面玩梗

爱说“网络梗”的幼儿大多为大班孩子,这可能会对他们入学后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造成影响。我在了解了班级中幼儿对“网络玩梗”的情况后,日常会经常带孩子读读生动有趣的歇后语、童谣诗歌,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让孩子们能自觉远离“烂梗”。

文/王奕伟老师

舟山市普陀区东港幼儿园

你可能喜欢

五不要 中小学生舞蹈等体育艺术类校外培训安全提醒发布
防范和惩治教育经费统计造假!教育部发布重磅意见
给孩子订这些杂志 首份科普刊物国家级推荐名单公布
定了!我省多地中小学、高校寒假时间出炉
这两所带有“重高基因”的学校招聘教师啦!

监制:吴文建 余新花
责编:赵洪河
编辑:鲁少辛
本文转载自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